宋利
目的:观察原发性病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中PGF2α浓度变化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药物渗透性,且药物副作用与西药相比较小,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罗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口服乳果糖加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血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外进行中医辩证护理.在护理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总分.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入院5d后,两组得分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入院10 d后,两组的得分差异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老年肺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富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进行治疗的200名狂躁抑郁症患者作为该次调研的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基础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基础组的药物应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观察组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通过对病人进行狂躁量表测试的方式验证其治疗效果,分别对使用药物之前以及在接受治疗的1、2、3个月的月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在评定过程当中,减分率≥50%的患者被视为治疗有效,而狂躁量表低于5分的患者视其为痊愈.结果:通过药物的治疗后,基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出现16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16%,观察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7%.通过对两组数据对比,其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相障碍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而言,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的方式更加具有优势性.
作者:吴学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6月有关生化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分析危急值的发病率、报告时间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结果:急诊样本中424例出现危急值;平诊中528例发生危急值.急诊检验中出现检验假性危急值前三位科室为急诊内科;ICU科;心内科;平诊中位数为38 min,长于急诊(9 min) (P <0.05);平诊检验假性危急值238例≤30min,少于急诊(P<0.05);平诊中150例检验假性危急值报告时间在31~60 min,101例在61 ~ 90 min,多于急诊(P<0.05).结论: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基本能够满足医院需要,但是平诊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缩短平诊检验危及报告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效果.
作者:郝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纳洛酮急诊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抢救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救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结果:经过抢救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抢救成功,且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达到了85%,而对照组中中毒患者,只有43例患者疗效较好,其余均表现为无效,总有效率为53.75%.结论:从研究数据中可以了解,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除了立刻进行常规的抢救治疗之外,再应用纳洛酮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疗效,增加患者的清醒时间,对患者的预后也有很好的发展,故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的超声引导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体位标志法穿刺置管治疗,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总有效率为90%,同期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93.3%、一次置管成功率96.7%,与对照组83.3%、9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效果更佳,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科实习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带教老师应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阶段、分方法的传授经验,主要包括儿科的临床护理知识、操作经验以及沟通能力等,提高儿科护生的整体素质.结果:提升了护生发现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能力较强的护生,能独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护理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结论:实施先进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可以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旭玲;张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常用乳腺癌筛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4例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是80.8%,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是84.6%,乳腺癌诊断符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0.538,P=0.463);结合两者诊断符合率是94.2%,相比于单纯应用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均是乳腺癌筛查诊断的有效方法,联合两者使用能够明显增加乳腺癌的检出和诊断符合率.
作者:杨畅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传染病教学是医学生培养,传染病专科医生再教育、其他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培训的重要内容.但在新形势下,传染病教学面临着教学方法滞后等严重问题.该文通过对我校教学改革班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总结,探讨传染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法,以期提高传染病学教学水平.
作者:徐旭;陈有望;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从急诊转科时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急诊科采用Drager,carina系列呼吸机转运121例危重患者的资料,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121例危重患者均安全转移至相关科室.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途中维持有效通气起了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护工作人员护理时,患者不发生任何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的伤害或者死亡,主要包括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血液科的患得一般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病情复杂、行动不便者居多,免疫力普遍都比较差.在这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我们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护着失误,就会引发很多麻烦,首先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意,严重的会使患者出现病情恶化,遇到此类问题容易引发更严重的护患矛盾.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于血液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列举并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以确保护理工作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杜绝安全问题出现.
作者:焦振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病孕妇做好一般护理、产程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和纠正心力衰竭.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善玉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过高的疾病,其患者通常是中老年人.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可以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8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药、服药、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心理护理以及病情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教导和教育.结果:经过一系列教导和教育工作之后,这180例中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测量血压等技巧性技能,并学会了如何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病.结论:掌握了高血压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之后,可以有效提高中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陈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断的14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2例作为对照组,72例为观察组,测定两组的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果:观察组中血常规检测的中性粒细胞综述和白细胞(WBC)综述与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能够有效诊断临床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大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SCCA、CA19-9和CA125水平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7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CA19-9和CA125水平检测,对比两组人员在结果数据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的SCCA、CA19-9和CA125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结论:血清SCCA、CA19-9和CA125水平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断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应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加以重视.
作者:周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预防龋齿需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龋齿治疗与预防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刷牙时间和龋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刷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3.33%,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磨牙龋齿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刷牙时间,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施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8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患纠纷投诉情况、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熟练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后,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熟练度、患者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将能够全面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刘武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生殖中心患者身份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护士长带领下成立患者身份识别检查小组,对2014年1~12月生殖中心300例患者身份识别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身份识别的缺陷,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于2015年1~8月对运用PDCA循环质控后的300例患者再次进行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身份识别率从改进前的92.12% ~ 9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殖中心应用PDCA循环管理患者的身份识别,可提高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并形成良性循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张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添加苦参进行干扰素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复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静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