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分析

朱红梅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CT, MRI, 诊断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效果.方法:研究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通过MRI与CT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多发性为3例,单发性为17例;在CT诊断中表现为病灶边缘有环状强化表现,在MRI影像上在T2WI呈现为高信号,在T1WI呈现为相对低信号.结论:CT、MRI影像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均具有实用性意义,可以有效对病灶做定位与定性的影像诊断.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的超声引导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的超声引导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体位标志法穿刺置管治疗,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总有效率为90%,同期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93.3%、一次置管成功率96.7%,与对照组83.3%、9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效果更佳,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对孤立肾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对孤立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4年~ 2014年近十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孤立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84例患者按照数学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相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较优,比较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经纤支镜下吸痰护理体会

    近十年,对老年COPD呼吸衰竭34例做了加用纤支镜(FOB)下吸痰的综合治疗,与同期诊断相同、治疗、年龄、性别相近唯未加用FOB下吸痰的34例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加用FOB下吸痰者、呼衰控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武风女;孟斌;张福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颈椎病颈痛应用针刺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颈椎病颈痛应用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颈椎病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采用推拿和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颈痛量表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颈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颈椎病颈痛应用针刺治疗,效果显著,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痛症状.

    作者:王添;崔笑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严格筛查和鉴定,均符合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选择性支气管灌注化疗治疗.结果:持续不间断治疗2次以上,患者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以及咳嗽等不良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通过疗效评价,CR5例(10.87%),PR30例(65.22%),SD8例(17.39),NC3例(6.52%).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灌注治疗,不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毅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病孕妇做好一般护理、产程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和纠正心力衰竭.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善玉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该院接收的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到院诊断治疗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采取等分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以此基础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表现缓解情况实施观察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77.8%,二者数据比较(P<0.05).实验组症状表现和体征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吕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4例肾脏EAML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表型等情况.结果: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7岁、31岁、35岁、41岁,过去都存在腰痛病史,经过眼观观察发现,2例肿瘤境界比较清楚,2例患者伴有囊性病变,2例存在明显的坏死、出血症状.4例患者并没有包膜,切面质韧、灰白,并没有明显坏血、出血等症状.经过镜检观察,瘤细胞是多边形,而且体积比较大,具有丰富的胞质,呈透明状、空泡状、嗜酸性,具有明显的核仁,而且也容易观察到多核巨细胞.通常瘤细胞呈现巢团状或者弥漫性排列,2例患者瘤组织可观察到明显的坏死、出血症状,而且呈现浸润性边缘.2例患者并没有观察到典型的AML图像.经过免疫组化染色试验显示HMB-45、vimentin以及SMA都呈现阳性,而EMA、CK以及CD10都呈现阴性.结论:EAML分化呈现单一方向,瘤细胞中的HMB-45特异性表达,加上免疫组化进行辅助诊断可鉴别其他肾脏肿瘤.

    作者:符群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益气养阴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90名,再随机将这90名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类药物治疗气阴两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好,临床上明确辨证后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俞琪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麦大枣汤治疗神经症50例

    目的:探讨应用甘麦大枣汤治疗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50例神经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甘麦大枣汤治疗神经症临床效果更佳.结论:应用甘麦大枣汤治疗神经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而且未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共接收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这些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8.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0%,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优秀,此次观察组有48例患儿有面红口干症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的发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影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星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糖尿病病率持续上升,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大负担.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新流行病调查警示每1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但我国目前在糖尿病的研究、干预、防治等方面基础十分薄弱,专业人才非常缺乏.纵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管理者如何有效对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朱素英;于慧;张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硬皮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探讨

    目的:观察硬皮病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硬皮病患者,对其实施包括宣教指导等在内的护理方法,并严格按照临床相关操作规程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记录4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达95.0% (38/4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3/40).结论:在硬皮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对其应用全面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兰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窘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窘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做了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共7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胎儿窘迫孕妇,对照组为健康孕妇,每组36例.所有孕妇都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这两组孕妇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及脐动脉的RI、S/D、PI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及早的检测出胎儿窘迫情况,并尽快采取治疗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护孕妇及其腹中胎儿,降低胎儿因缺氧、供血不足导致的死亡率,并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曹青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中心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

    目的:通过做好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预防工作,可以对透析人群进行保护,并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相关病毒和普通血液透析人群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

    作者:巫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呼吸内科80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培养出5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62株,占65.5%,主要是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101株革兰阳性球菌,占1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9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感敏度较高,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的敏感性较高,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对葡萄球菌的敏感性较低.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菌,在临床治疗上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

    作者:韩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期进行血液检查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者以空腹静脉血为标本,观察组患者以住院期间的静脉血为标本.结果:两组的RDW差异明显(P<0.05),除此之外,PDW、PTC、MPV和PLT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验,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治疗实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小凤;席灵娟;徐素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D44在肿瘤中的研究与进展

    本文介绍了CD44的发现和发展,并详细的介绍了CD44的分子结构及其在肿瘤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自1991年以来,Gunt Hert等首先证实了CD44与肿瘤转移相关,同时也有研究证实CD44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早期诊断、转移潜能判断、治疗和估计预后等方面有很大的潜在价值[1].近年来发现CD44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尤其是肿瘤转移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CD44在各肿瘤中的表达做一分述.1.CD44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作者:刘剑峰;于会娜;晏霞;余孔责;唐临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使用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两组器械刀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共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ESD术中采用Hook刀+IT刀;观察组患者在ESD术中采用Dual刀,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Dual刀进行手术后,其手术创面愈合情况总有效患者达30人,总有效率达93.8%,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其有效共19人,总有效率为59.3%,两组器械刀使用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行ESD术中时,使用Dual刀可以有效减少术中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钱龄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薰洗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薰洗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该院外科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肿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水肿消失时间为(3.5±0.5)d,明显快于对照组(7.5±1.5)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5±5.5)d,明显快于对照组(22±6)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抗菌、抗炎、消肿、抗血栓形成和麻醉的作用,兼具治疗总有效率高、水肿消失快、创面愈合快等特征,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