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刘静文;张志敏;张涛
目的:探讨中医姑息疗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纯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3个月后检查患者肿瘤变化情况.结果:近期治疗总有效率75%,不良反应发生率10%;治疗3月后,患者瘤体直径(4.34±2.1)cm显著低于治疗前(6.3±2.3)cm.结论:中医姑息疗法通过使用纯中药及中成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36例(144眼)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7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湿棉片湿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39%,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将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慢性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将研究对象护理前后慢性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均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行有效地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章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影响术后恢复因素.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282例.直肠癌10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6).1年后对323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到1年生存率为83.7%,相关因素分析了解到,患者年龄、肠壁浸润深度、腹腔与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病理分期、患者治疗方法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都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而其中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期于腹腔远处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因素.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与患者腹腔、远传转移、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联系.
作者:徐有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解卧龙区2011至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单方阳性配偶家庭HIV阴性配偶的阳转情况.方法:对卧龙区艾滋病信息系统单阳家庭数据库进行分析,收集艾滋病病毒单阳家庭基本信息、配偶间性生活信息等,并对阴性配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了解HIV抗体阳转情况.结果:共随访观察单阳配偶643人,阴性配偶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5人,阳转率为0.78%.结论:卧龙区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仍需加强安全套的宣传及干预工作,有效预防阳转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40例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是否感染分为两组,通过两组临床资料的统计比较,总结感染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感染预防治疗方法.结果:感染组年龄偏大者、手术时间长、有合并疾病、术前1d备皮、术中低体温例数均大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掌握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针对感染者及时进行治疗,才能有效减轻感染造成的危害,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该研究通过检查铂类药物使用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观察、比较铂类化疗药物剂量累积引起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临床上的神经毒性分级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灵敏性.方法:用肌电图检测45例铂类化疗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及分别化疗2、4、6个周期后进行外周神经毒性的评价及外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2、4、6周期结束后21 d检查,分别有27例、36例、41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异常,发生率为60.0%、80.0%、91.1%;分别有14例、21例及28例出现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1%、46.7%、62.2%.6周期化疗,患者自觉神经毒性症状逐渐加重,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CIPN)电生理改变与临床神经毒性分级呈正相关性,且电生理异常早于患者自觉症状出现,神经电生理检测能早期发现CIPN.
作者:邵景芳;杜方民;施巧完;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晓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知晓率,从而增强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纤维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小结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声带息肉小结患者经围手术期的规范护理后,手术治愈率82.5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规范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声带息肉小结的治疗,值得将其推广于临床.
作者:郭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与眼底检查情况.方法:选择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47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的正常妊娠孕妇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围产期死亡率、眼底改变发生率、尿蛋白以及剖宫产率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低海拔地区而言,高海拔地区妊娠期高血压更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孕妇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并做好防治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罗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自评表以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分析观察,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忠贤;潘映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临床医疗上,针对高龄患者,本文主要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采取椎体后凸成行术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后的效果.方法:该文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采取椎体后凸成行术的高龄患者共25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满意与疼痛明显缓解人数均为12例(92.3%)、住院时间(7.5±1.1)d;对照组骨折复位满意9例(75%)、疼痛明显缓解6例(50%)、住院时间(9.4±1.2)d;因此,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供日常生活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无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生殖中心患者身份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护士长带领下成立患者身份识别检查小组,对2014年1~12月生殖中心300例患者身份识别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身份识别的缺陷,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于2015年1~8月对运用PDCA循环质控后的300例患者再次进行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身份识别率从改进前的92.12% ~ 9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殖中心应用PDCA循环管理患者的身份识别,可提高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并形成良性循环,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张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雅美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使用雅美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治疗护理.结果:本组10例患者经过雅美罗治疗后关节疼痛、压痛及肿胀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在使用雅美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准确掌握药物的原理、配制方法、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8%,高于观察组15.4%,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郑淑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肖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高血压患者180例,对18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比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180例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也具有明显的提升,且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佳,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提升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能偶维护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并改善心理情绪.
作者:徐暖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不良事件是精神科护理普遍问题,也是引起医患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从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医院必须深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以法律管理角度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方案,避免护理风险引起的法律纠纷、医患纠纷.结合护理不良事件,本文总结了法律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
作者:代渊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将另外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龋齿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儿童2年后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观察组儿童2年后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封闭剂保存完好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能有效提高窝沟封闭剂保存时间,减少龋齿发生率,可在龋齿预防中推广运用.
作者:孟丹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威胁,因此在当前放射肿瘤医学技术方面,重视对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同时良好的运用影响技术诊断病情,采用近距离治疗方法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操作以提升精密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而终提醒和呼吁人们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疾病的发生.
作者:田锐子;康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