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张秀娟;邓宁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 感染预防,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以及护理.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妇产科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预防措施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体温等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比较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满意情况、服务意识、安全识别能力以及差错防范意识.结果:应用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服务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以及差错防范意识均明显提高,应用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便于科室满意度以及消毒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宋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手外伤患者工伤职业康复早期介入效果研究

    目的:手外伤患者工伤职业康复早期介入效果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功能障碍(关节活动度、徒手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分为A、B两组进行职业康复,进行康复前后,功能性能力评估比较;就业意愿评估比较;视觉类比标度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手外伤患者早期介入职业康复,能有利于提高职业能力、就业意愿,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为国家大量减少医疗开支,为企业解决经济及劳动力的负担.

    作者:刘磊;丛德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医在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基础,中西医结合为理念,借助科学手段,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从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与实验发展,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方法,并对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作者:潘立江;吴云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时使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共83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40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乌司他丁,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乌司他丁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诱导期施行个性化护理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施行个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在该文研究中,观察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躯体功能值、心理功能值、社会功能值、物质功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海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38例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本组38例患者中,存在基础疾病者36例,占总数的94.74%,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例为39.47%,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P<0.05);②本组38例肺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中,使用广谱抗生素32例(84.21%),使用糖皮质激素25例(65.79%),低蛋白血症13例(34.21%),化疗或放疗8例(21.05%),其他4例(10.53%);③经治疗后,本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33/3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主,且其易感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抗真菌药物予以治疗.

    作者:邱红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卧龙区2011-2013年艾滋病病毒单阳配偶阳转情况分析

    目的:解卧龙区2011至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单方阳性配偶家庭HIV阴性配偶的阳转情况.方法:对卧龙区艾滋病信息系统单阳家庭数据库进行分析,收集艾滋病病毒单阳家庭基本信息、配偶间性生活信息等,并对阴性配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了解HIV抗体阳转情况.结果:共随访观察单阳配偶643人,阴性配偶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5人,阳转率为0.78%.结论:卧龙区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仍需加强安全套的宣传及干预工作,有效预防阳转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在成人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检查与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成人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135人,对照组100人,对两组分别进行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检查和CRP检测.结果:病例组的WBC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WBC和CRP的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查的阳性率;大部分感染患者急性期感染可见CRP增高明显,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并对C反应的蛋白的动态检测给予重视,这样能够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9~2012年该院的37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患髋61例,男23例髋40例,女14例,髋21例,年龄21 ~59岁,为患者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彻底清除死骨并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打压植骨治疗.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此次研究中共有17例优秀病例,16例良好病例,3例尚可,1例较差病例,总体优良率是89.2%.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使用经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优良率高,是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术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耳前瘘管感染患儿的治疗及人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感染患儿的治疗方法及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该科治疗的38例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于患儿出院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护理环境及护理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率.结果:38例耳前瘘管感染患儿经过引流术或手术治疗以及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结论:护理人员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查房对低年资护士业务水平的影响

    目的:护理查房是提高低年资护士业务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20名护士,采用每月护理查房一次,实验组20名护士采用每周护理查房一次.结果:对照组三项考核总成绩为237分,实验组三项考核总成绩为271分.结论:每周一次护理查房对提高低年资护士业务水平效果明显.

    作者:冯粉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宿迁市某乡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和臀等部位的疱疹,病程约为4~8天,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2].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3].

    作者:高举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高血压患者180例,对18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比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180例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也具有明显的提升,且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佳,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提升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能偶维护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并改善心理情绪.

    作者:徐暖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丙肝病毒血清分型研究

    目的:对收治的丙型肝炎病患者情况进行血清学分型研究,评价丙肝病毒(HVC)血清分型在医院临床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取来医院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100份,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来检测待检血清的特异性抗体,对这100份血清进行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检测出有特异性反应的血清96份,血清学分型检测率达到96%,其中1型54例,2型32例,1和2混合型10例.结论:HVC血清分型方法有非常高的分型率(这96%),能够有效的检测出丙肝病毒血清型,该分型方法适用于医院临床检测.

    作者:王黎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儿童区域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需要进行四肢、腹部手术的3~ 14岁患儿86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氯胺酮来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观察中,两组患者的术中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术毕唤醒时间、术后烦躁、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组件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状况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44 6;P >0.05).结论: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在治疗中所需的唤醒时间较少,并且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出现,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飞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彩超影像的差异化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彩超影像下的区别.方法:选择门诊部2013年4月至2015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与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彩超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显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动脉平均阻力指标(RI)明显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子宫腺肌病经彩超检查显示周边血流信号少,子宫肌瘤为周围环绕血流.结论:彩超可考虑用作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疾病诊断,两组疾病彩超影像有所差别,主要表现在血液流变学的差异,可对两组疾病进行有效鉴别.

    作者:石雪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时使用中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3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组间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栓发生率、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应尽量给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邹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方法:纳入实验病例来自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常规组患者开展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评估两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和血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评分更高,组间经对比分析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经对比分析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血透并发症的发生,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规避医疗纠纷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秦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痛患11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研究组病患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患身体痛楚,促进其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