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高艳红

关键词:血液标本, 生化指标检测, 时间, 温度
摘要:目的: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之间126例接受血清生化检验患者的血清标本,取患者空腹静脉血8 ml,取其中2 ml立刻进行离心处理并进行检验;另外的6 ml血液分别放置于甲、乙、丙三个试管中.结果:对比对照组,甲组样本中除ALB与CK指标之外均出现明显下降;乙组样本保存2h之后的氯离子浓度下降,12 h后钾离子浓度上升,24h之后LDH、AST等指标上升;丙组试管冻存1 w之后除ALB、AST与GLU指标外,其余指标均有明显改变.结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放射肿瘤医学科技的发展及展望

    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威胁,因此在当前放射肿瘤医学技术方面,重视对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同时良好的运用影响技术诊断病情,采用近距离治疗方法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操作以提升精密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而终提醒和呼吁人们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疾病的发生.

    作者:田锐子;康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对阑尾炎术后腹胀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阑尾炎术后腹胀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阑尾炎术后腹胀患者共7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7例对照组和3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为7.7%(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5% (15/37),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阑尾炎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阑尾炎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车宇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两种不同采血针足跟采血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应用两种不同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将该院64 422例需进行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 120例,观察组31302例对照组应用普通三棱针采血,观察组应用安全卡锁式采血针采血,对使用两种采血针后新生儿采血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采血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筛查使用安全卡锁式采血针可提高采取成功率,有效保障采血质量,降低对新生儿采血部位的受伤程度,降低针刺伤的风险,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口服乳果糖加上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总胆红素、转氨酶)及血氨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改善肝功能及降低血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银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传染病在学校中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学校扩招的发展,各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频发,近年来学校中的传染病时有发生,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会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学校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周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临床合理使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已经成为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住院患者应用广泛的注射用祛痰药.由于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剂量依赖性药物,临床静脉输注剂量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会因用量增大而增加,因此合理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熟悉药理作用,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原则.

    作者:左银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38例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本组38例患者中,存在基础疾病者36例,占总数的94.74%,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例为39.47%,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P<0.05);②本组38例肺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中,使用广谱抗生素32例(84.21%),使用糖皮质激素25例(65.79%),低蛋白血症13例(34.21%),化疗或放疗8例(21.05%),其他4例(10.53%);③经治疗后,本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33/3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主,且其易感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抗真菌药物予以治疗.

    作者:邱红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36例行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行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该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36例高血压性脑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患者康复出院,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经过抢救后无效死亡,1例成为了植物人.结论:对行微创手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精细、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双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姑息疗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姑息疗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纯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3个月后检查患者肿瘤变化情况.结果:近期治疗总有效率75%,不良反应发生率10%;治疗3月后,患者瘤体直径(4.34±2.1)cm显著低于治疗前(6.3±2.3)cm.结论:中医姑息疗法通过使用纯中药及中成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务人员锐器伤与职业培训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与职业培训的关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该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通过职业培训医务人员和未经过职业培训医务人员,其发生锐器伤几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医务人员有接受锐器伤职业培训其发生锐器伤比率,显著性小于未接受过锐器伤职业培训的医务人员(P<0.05).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与其是否参与过锐器伤职业培训关联性极强,因此,医院管理阶层应高度重视锐器伤职业培训工作,尽可能减少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降低其发生几率.

    作者:段维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的意义及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4例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内分泌调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98%)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7%)明显偏高(P<0.05).结论: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技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吴君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凝血机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用于治疗脓毒症对患者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加用乌司他丁和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肌酐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损害所占比例(20.0%)低于对照组(46.7%),30 d生存率(90.0%)高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SIRS患者凝血功能,减轻对肾功能的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勇;朱红阳;刘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病区主班护士的时间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主班护士时间管理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方法:利用ABC时间管理方法统筹安排时间,并运用复线运筹、合作运筹等时间管理技巧进行时间管理.结果:主班护士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可以使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党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于该次临床研究的100例妇科手术患者是由该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50例和丙泊酚组50例,对右美托咪定组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行硬膜外麻醉,对丙泊酚组的患者采用丙泊酚行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5min、手术后30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无创心率、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手术后15min、手术后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丙泊酚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行硬膜外麻醉均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但相较而言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更好、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许定超;王自强;陈新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麻手术应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临床价值评析

    目的:分析全麻手术应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于该院的78例全麻手术患者为对象,均分成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患者麻醉苏醒期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痛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手术需要全麻患者,麻醉过程中选择采用舒芬太尼能够改善麻醉质量以及能够提供可靠的苏醒期镇痛效果,同时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安全性高,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胡云峰;孙景强;卢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卧龙区2011-2013年艾滋病病毒单阳配偶阳转情况分析

    目的:解卧龙区2011至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单方阳性配偶家庭HIV阴性配偶的阳转情况.方法:对卧龙区艾滋病信息系统单阳家庭数据库进行分析,收集艾滋病病毒单阳家庭基本信息、配偶间性生活信息等,并对阴性配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了解HIV抗体阳转情况.结果:共随访观察单阳配偶643人,阴性配偶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5人,阳转率为0.78%.结论:卧龙区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仍需加强安全套的宣传及干预工作,有效预防阳转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痛患11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研究组病患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患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患身体痛楚,促进其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肠癌386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影响术后恢复因素.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282例.直肠癌10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6).1年后对323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到1年生存率为83.7%,相关因素分析了解到,患者年龄、肠壁浸润深度、腹腔与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病理分期、患者治疗方法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都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而其中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肿瘤病理期于腹腔远处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因素.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与患者腹腔、远传转移、肿瘤病理分期以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联系.

    作者:徐有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艾司洛尔静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疗法联合艾司洛尔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疗法联合异博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r=9.3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仅为(90.76±9.54)次/min,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4.33,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1.20,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率,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肖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体化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个性护理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肖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