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胃恶性肿瘤病理诊断进展

彭丹

关键词:胃癌, 活检, 远期生存率,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对早期胃癌进行病理诊断,提高胃癌检出率,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使患者长期带瘤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更好.方法:选取56例疑似胃癌的患者,首先在不进行病理诊断的状况下检测胃癌的患病率,然后再统计进行内窥镜获得病理诊断检测出胃癌的患病率,对确诊者进行病史研究和长期随访,观测其随访期间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结果:56例患者中确诊为胃癌的有23人,在不行病理诊断时诊断为胃癌的有4人,行病理诊断后确诊者有17人.结论:早期进行病理诊断可以提高可疑病例的诊断检出率,可指导进行早期微创切除,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术后活检对于监测癌症复发有一定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计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方法: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提出对策并及时改进护患纠纷中产生的原因.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结论:分析妇计科护理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医疗程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形象的提升

    护理形象是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是提高现代护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护理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护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综合效应的整体形象,是护士综合素质与修养的反应.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36例(144眼)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72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湿棉片湿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39%,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对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胃管留置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改良胃管留置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100例需留置胃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插管方式,研究组采用改良胃管留置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置管时心率为(86.0±6.0)次/min,置管时血氧饱和度为(96.0+1.0)%,置管时间为(4.0±2.2)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置管1次的成功率70.00%,置管2次成功的概率为30.00%,置管总成功率为100.00%,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管留置方式,可以提升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季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现状

    卡马西平(Carbamazopine,CBZ)又名酰胺咪嗪,氨甲酰氮卓,属亚氨基二苯乙烯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和三环抗抑郁药物丙咪嗪基本相似.该药物经口服易吸收,与进食同时服用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在服药2~4d后药物可达稳态的血液浓度,血液的有效浓度为2~10 μg· ml-1,经过肾脏代谢,药物基本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液排出体外,有少量经粪便排出.在1962年,Bolm首次使用卡马西平来治疗三叉神经痛.经临床证实卡马西平为治疗舌咽神经痛、癫痫发作以及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之一.该药可延长动作电位的兴奋期,从而抑制发自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神经冲动的传导.卡马西平不但具有抗癫痫发作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外周神经痛、抗抑郁躁狂、抗利尿等的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

    作者:邹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T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通过CT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与特点.结果: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诊出水肿型59例,占比73.75%,坏死型21例,占比26.25%,按照Balthazar分级划分,B级为21例,C级为43例,D级为7例,E级为9例.结论:通过CT做急性胰腺炎检查可以有效的辨别其疾病类型、范围、严重程度等,充分了解病灶区域胰腺组织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为治疗方案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缪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ASA Ⅰ-Ⅱ级妇科手术病人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划分为两组,Ⅰ组4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组30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Ⅱ组不需强化率86.7%明显高于Ⅰ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Ⅱ组麻醉起效时间(5.6±1.2)min明显短于Ⅰ组(21.6±2.6)min,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病人术中在不加醉强化药的时候出现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映.Ⅱ组病人在手术中骶神经阻滞完善、无牵拉反应、肌松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的麻醉方法.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过程中,效果确切,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壳聚糖联合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糜烂的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两组均在术前经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疾病,并经阴道检查无霉菌、滴虫感染,均给予宫颈Leep刀治疗,治疗组为术后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自然修复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排液、出血及宫颈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持续时间、脱痂期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谢西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普外科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普外科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晓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知晓率,从而增强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评价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可改善小儿血液病患者预后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50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实验组),该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同期选择50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本组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对所有入选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客观评定以及对比.结果:该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儿中,实验组入选患儿中,出现1例感染风险、1起输血风险;对照组入选患儿中,出现10例感染风险、7起输血风险,3起护患纠纷,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小儿血液病患者,护理中推行风险管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包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94.12%,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依从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差异,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实施健康宣教,能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积极与临床配合,缓解疼痛程度,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谢麒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农村优生优育优教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很多家庭意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并且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原因,农村整体的人口素质与城乡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优生优育优教工作的开展,总结实际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是有效进行农村“三优”工作的关键.

    作者:焦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传染病在学校中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学校扩招的发展,各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频发,近年来学校中的传染病时有发生,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会给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做好学校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学校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周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随着该国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力度加大,人性化护理也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实施之前,患者会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心理是由于外界和自身因素共同引起的.焦虑心理对于术前的患者来说,会造成一些问题及影响,而这种问题及影响通常是有害而无利的,因此就要求在患者术前进行人性化的护理.该文就主要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给该国医疗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可以给手术患者带来一些福音.

    作者:何林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血管病合并脑血管病急性发作70例的心电图异常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共70例,在起病后24 h内对患者运用心电图进行常规检查,并于三星期内再次运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心电图变化特点.结果:在70例研究对象中,心电图表现异常的有56例.其中有16例患者心律紊乱:心房颤动、短阵性室速、室颤及游走性节律、房性其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有32例患者S-T断延长及移位、U波出现、T波低平、倒置;有8例患者传导障碍:P-R间期延长,房室或结性心律分离.结论:心血管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变化直接影响着心电图的异常率,因此,心电图的异常率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麦尔普·艾尼;阿不都克尤木·亚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特点与救治经验探析

    该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使用农药进行除虫的这一方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农药使用频率也在逐渐提升.而社会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压力,使其心理问题逐渐变得更加多样,而受到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使得急性农药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提升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效果,就要对急救特点以及相应的救治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急性农药中毒的实际救治率.

    作者:杨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CU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分析ICU护士的压力源,并对相关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ICU的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发放护士压力表,分析引起压力的原因,寻找应对的方法.结果: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有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护士工作未被认可、护理管理的理解和支持不够.应对方法包括合理排班、采取新技术、自我放松锻炼、积极主动地与家属进行交流、参加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结论:分析ICU护士压力源,并找到相关应对方法,能够降低护士的压力,提高ICU护士的社会地位,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人临床的护理中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人61例,未成立小组前作为对照组,成立护理小组后作为研究组,探究两组间的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对糖尿病人实施糖尿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有效的控制了血糖的水平,值得临床普及与运用.

    作者:赵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干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针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程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80例初产妇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初产妇进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照组初产妇进行传统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程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初产妇的剖宫产几率以及胎吸助产率与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与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初产妇分娩之后的胎儿窘迫、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初产妇,观察组初产妇的疼痛以及下肢麻木情况优于对照组初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初产妇分娩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使剖宫产的几率降低,对于母婴结局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应该在产科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厚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241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疗程4 w,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83%,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21%,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且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巧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