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承仕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比较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满意情况、服务意识、安全识别能力以及差错防范意识.结果:应用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服务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以及差错防范意识均明显提高,应用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便于科室满意度以及消毒管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宋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2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52.3±15.4)min,单次结石粉碎率为92.3%.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1±2.7)d,患者发生出血1(1.9%)例,输尿管闭锁1(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术后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6.1%.结论: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韩克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许道宽;赵谦;张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该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使用农药进行除虫的这一方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农药使用频率也在逐渐提升.而社会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压力,使其心理问题逐渐变得更加多样,而受到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使得急性农药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提升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效果,就要对急救特点以及相应的救治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急性农药中毒的实际救治率.
作者:杨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56例对照组和56例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均显著降低,DBP、SBP、LVEF和FS明显升高;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护理查房是提高低年资护士业务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名护士分为对照组20名护士,采用每月护理查房一次,实验组20名护士采用每周护理查房一次.结果:对照组三项考核总成绩为237分,实验组三项考核总成绩为271分.结论:每周一次护理查房对提高低年资护士业务水平效果明显.
作者:冯粉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检查与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成人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135人,对照组100人,对两组分别进行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检查和CRP检测.结果:病例组的WBC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WBC和CRP的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查的阳性率;大部分感染患者急性期感染可见CRP增高明显,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并对C反应的蛋白的动态检测给予重视,这样能够及时准确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评价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可改善小儿血液病患者预后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50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实验组),该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同期选择50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本组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对所有入选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客观评定以及对比.结果:该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儿中,实验组入选患儿中,出现1例感染风险、1起输血风险;对照组入选患儿中,出现10例感染风险、7起输血风险,3起护患纠纷,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小儿血液病患者,护理中推行风险管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包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观察超声在肝脾创伤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统计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脾创伤患者共计68例,时所有患者一并行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手术对检查结果进行验证,得出肝脾创伤诊断应用超声的准确率,从而得出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68例肝脾创伤患者中,根据手术结果得知所有患者均属于肝脾创伤类型,其中有63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其余5例超声结果未能确诊,该研究结果得出应用超声进行肝脾创伤诊断的准确率为92.65%.按照超声图像的分类来看,分型为1型的有16例,占25.40%,分型为2型的有15例,占23.81%,分型为3型的有27例,占42.86%.结果显示超声结果为3型的比例明显高于1型和2型,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脾创伤的临床诊断,采用超声显像方式具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操作简单,因此具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吉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在控制本地区传染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对该区内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所有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发病情况.结果:第一组儿童预防接种人数为102例,接种比例为90.3%;第二组儿童预防接种人数为76例,接种比例为80.0%;第三组儿童预防接种人数为79例,接种比例为85.9%,三个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儿童接种合格人数为90例,占比例的88.2%;第二组儿童接种合格人数为53例,占比例的69.7%;第三组儿童接种合格人数为50例,占比例的63.3%,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流行病发病率为11.6%,疫苗接种合格的儿童流行病发病率为0%,疫苗接种不合格的儿童流行病发病率为1.6%,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孙乙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下颌智牙冠周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碘甘油和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智牙冠周炎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王思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外进行中医辩证护理.在护理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总分.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入院5d后,两组得分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入院10 d后,两组的得分差异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老年肺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富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来宾市5类直接食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对可能发生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0-2010)和《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之七“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来宾市的盒饭、果蔬饮料、熟肉制品、糕点、凉拌菜这五种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分析各种食品的阳性率.结果:152份5类直接食用食品中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阳性率5.92%.其中盒饭的阳性率6.81%;果蔬汁饮料阳性率4.88%;熟肉制品阳性率6.67%;糕点阳性率0.00;凉拌菜阳性率10.5%.结论:来宾市市场售卖的直接食用的食品存在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黎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窝沟封闭是指不损伤牙体组织,将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包括清洁牙面、酸蚀、冲洗和干燥、涤布封闭剂、固化、检查六步骤.窝沟封闭使用的封闭材料称为窝沟封闭剂,有自凝固化和光固化两种.封闭是否成功,封闭剂能否长期完整保留,完全依赖于从早期的技术培训,适应症的选择,实施封闭的每一个步骤,材料,设备的选择,以及与助手的四手配合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封闭效果,造成封闭者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被封闭者复诊次数增加,更重要的是人为造成医源性高发致龋隐患.本文作者就上述常见问题提出对策,已达到封闭成功率在98%以上,一年以上完整保留率95%以上,能有效防止窝沟龋的目的.
作者:靳振龙;马艳军;王晓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病例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例数均为30例,循证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再发生率.结果:和常规组相比较,循证组患者满意度度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比较高,住院时间短,同时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低,2组数据比较差异大(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预防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可提高其满意度,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作者:孙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客观评价几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临床效果,寻找提升阴道细菌检验精确性的检验手段.方法:以随机法选择该院2013年07月至2015年07月接收的50例阴道炎患者,在对其阴道内的分泌物进行采集的基础上,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法、革兰氏染色方法以及细菌培养方法予以检验,观察所有入选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客观比较.结果:上述入选患者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法(a组)检出率是76.00%,革兰氏染色方法(b组)检出率是38.00%,细菌培养方法(c组)检出率是80.00%,a组与c组之间没有较大差异(P>0.05),b组与c组之间有差距(P<0.05),a组与b组之间同样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阴道炎患者,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法予以检验不仅敏感性较高,而且有较高特异性,加之操作程序便捷、简单,可推广.
作者:张婉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6例肾病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每组各28例.对比两组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与并发症几率.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健康知识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肾病综合症病人,给予病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与讨论内科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为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对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对组进行常规性护理.结果:通过优质护理的干预,研究组明显优于比对组,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是内科病房患者首选护理模式,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何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对心脏病孕妇做好一般护理、产程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和纠正心力衰竭.结果:运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明显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结论:加强心脏病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护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善玉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艾司洛尔静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疗法联合艾司洛尔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疗法联合异博定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r=9.3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仅为(90.76±9.54)次/min,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4.33,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1.20,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率,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肖谋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