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

王存玲

关键词:老年患者, 肠息肉, 内镜切除术, 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老年内镜下肠息肉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老年肠息内患者共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根据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41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对一围手术期护理督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查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内镜下肠息内切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对一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手术的愈合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到该院进行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阿卡波糖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餐后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以及第四周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方法,效果显著,餐后低血糖次数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特点与救治经验探析

    该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使用农药进行除虫的这一方式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农药使用频率也在逐渐提升.而社会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压力,使其心理问题逐渐变得更加多样,而受到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使得急性农药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提升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效果,就要对急救特点以及相应的救治经验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急性农药中毒的实际救治率.

    作者:杨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外孕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保守治疗对宫外孕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宫外孕提供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片、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只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2 w后,记录两组患者的尿妊娠试验结果、血β-HCG检测结果、盆腔包块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结果:经过治疗,检测并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尿妊娠试验结果和血β-HCG值.观察组有效57例,无效3例.对照组中有效36例,无效24例,占40%.观察组中患者病情改善的时间,盆腔包块症状缓解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具有抑制细胞出现过度增生的作用,米非司酮可以有效阻碍孕酮与孕激素的结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治疗宫外孕,并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曹林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以及护理.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妇产科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感染预防措施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体温等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及早康复.

    作者:张秀娟;邓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随着该国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力度加大,人性化护理也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实施之前,患者会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心理是由于外界和自身因素共同引起的.焦虑心理对于术前的患者来说,会造成一些问题及影响,而这种问题及影响通常是有害而无利的,因此就要求在患者术前进行人性化的护理.该文就主要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给该国医疗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可以给手术患者带来一些福音.

    作者:何林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对妇产科在护理中具有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防范的策略,以确保产妇、婴儿的健康与安全.方法:分别选取在当地的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共计120例,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各半.针对患者在护理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在护理中,往往实施以下措施:对产妇有关知识加强普及与教育、对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护患增强沟通、对医疗设备与药品加强改善监管方面.结果:基于孕产妇的住院阶段,对照组的投诉情况是22例,满意度达到了一半,出现医疗方面的失误的有8次;观察组孕产妇投诉的有4例,满意度达到了93.3%,没有出现医疗失误情况.结论:针对在孕产妇住院期间的各种风险的分析和处理,有效的降低了在医疗中的失误情况,提升孕产妇的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作者:李鲜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例引发的思考

    1.病历摘要患者24岁,否认性生活史.因“下腹痛3d,发现盆腔包块3d”于2014年11月12日入院.15岁初潮,平素月经4d/28d,经量适中,色红,痛经(-).末次月经2014-11-09.3个月前,患者自觉下腹部逐渐增大,未行任何诊治,3d前,自觉下腹部疼痛,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妇科彩超检查,提示: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范围约215 mm× 134 mm,内见分隔,有包膜.建议进一步检查,后就诊于当地市中心医院,行全腹CT检查,提示:左中下腹至盆腔见巨大囊性水样密度灶,大小约16×27×38cm,病灶壁薄,边界清,病灶内见多处分隔,并见片状高密度灶,病灶前壁并见结节性高密度灶.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因个人原因,未及时就诊住院.

    作者:邢立明;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通过CT、MRI影像诊断与鉴别效果.方法:研究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2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通过MRI与CT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多发性为3例,单发性为17例;在CT诊断中表现为病灶边缘有环状强化表现,在MRI影像上在T2WI呈现为高信号,在T1WI呈现为相对低信号.结论:CT、MRI影像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均具有实用性意义,可以有效对病灶做定位与定性的影像诊断.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肝炎患者肝性脑病的预防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该院接受治疗患有肝性脑病患者9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9例,观察组患者49例.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进行为期两个月时间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转归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转归率28.57%,观察组患者转归率59.18%.观察组好转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工作在肝性脑病患者的转归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提醒我们护理人员,患者入院后我们应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各个环节着手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作者:符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干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针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程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80例初产妇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初产妇进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照组初产妇进行传统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程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初产妇的剖宫产几率以及胎吸助产率与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与观察组比较明显较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初产妇分娩之后的胎儿窘迫、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初产妇,观察组初产妇的疼痛以及下肢麻木情况优于对照组初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初产妇分娩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使剖宫产的几率降低,对于母婴结局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应该在产科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厚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院接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实施疗效评价,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1.67%,对照组则为6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王丽伟;王韶华;肖士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在采用内镜进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的影响因素因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入院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62例,上述患者均进行内镜下食管胃曲张静脉的套扎以及硬化剂注射治疗,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将上述62例患者按照疾病的转归分为两组,即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47例).分析上述6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病例资料(影像学检查、生化指标等),分析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采用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得出,两组患者在年龄、出血量、腹水量、术后感染、肝功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治疗的方法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经内镜治疗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早期再出血、白蛋白、术后感染等,其中白蛋白水平是患者的自我保护因素,其他两种因素为导致患者再次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晓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放射肿瘤医学科技的发展及展望

    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威胁,因此在当前放射肿瘤医学技术方面,重视对放射物理学的研究,同时良好的运用影响技术诊断病情,采用近距离治疗方法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操作以提升精密性,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而终提醒和呼吁人们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疾病的发生.

    作者:田锐子;康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把8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划分成各44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观察分析二者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比较短,且治疗总有效率也较高(P<0.05).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施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效果好且康复快.

    作者:邓亚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本文主要分析了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以及相关的防范管理措施.神经外科作为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患者病情具有病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1,2].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较为繁重,加之患者的病情特点,导致护理工作中存在各种的护理风险因素,甚至会引发护理投诉、医护纠纷.因此,需要加强对神经外科护理常见风险因素的分析,以根据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护理投诉、医护纠纷,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顾兴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共治愈50例,治愈率达83.3%,另10例因ADRS、MODS、感染性休克死亡,死亡率为16.7%,术后共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结论:绞窄性肠梗阻必须掌握适宜的手术时机,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增强围手术期严密监护措施,以降低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黄汝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合理膳食在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中的作用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压力、高紧张、高负荷的职业,在目前医疗状况下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堪忧,通过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因素,希望能以合理的膳食途径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但是要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合理的膳食只是主要途轻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合理的膳食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作者:魏薇;刘妍;任玉茹;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知柏地黄丸结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使用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治疗的10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各52例.给予常规组使用甘草锌胶囊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治疗组使用知柏地黄丸结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1.1%.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知柏地黄丸结合复方丹参片运用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张校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56例对照组和56例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均显著降低,DBP、SBP、LVEF和FS明显升高;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华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壳聚糖联合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糜烂的1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两组均在术前经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疾病,并经阴道检查无霉菌、滴虫感染,均给予宫颈Leep刀治疗,治疗组为术后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自然修复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阴道排液、出血及宫颈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持续时间、脱痂期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谢西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