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峰;杨丽红
目的:通过评价风险管理在小儿血液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可改善小儿血液病患者预后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50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实验组),该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同期选择50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本组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对所有入选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客观评定以及对比.结果:该次研究的所有入选患儿中,实验组入选患儿中,出现1例感染风险、1起输血风险;对照组入选患儿中,出现10例感染风险、7起输血风险,3起护患纠纷,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对于小儿血液病患者,护理中推行风险管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
作者:包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近来几年收治的慢性腰腿痛患者95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给予对照组独活寄生汤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针灸治疗,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且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周基松;刘佰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患有口腔溃疡病症的患者进行临床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疗效情况评价.方法:收集因口腔溃疡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210例,随机平均划分为三个组别,对观察组、对照组,以及常规组分别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康复新液、复方氯乙定含漱液进行病症干预.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证实,使用临床药物进行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症干预,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以此实现临床替代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肾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5例肾损伤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均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该次所有患者术后1~5d左右血尿基本上完全消失,经过3个月~1年时间随访,2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1例患者出现腰痛,1例出现尿外渗,并没有出现复发性血尿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肾出血患者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可以大限度的维护正常肾组织不被破坏,以防受到肾脏外科手术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的治疗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结合患者肾损伤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
作者:王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方式方法并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84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症状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喜炎平治疗组与利巴韦林治疗组(各42例),对喜炎平治疗组患儿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利巴韦林治疗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喜炎平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巴韦林治疗组,且喜炎平治疗组高热、咽痛、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比利巴韦林治疗组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症状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秦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的慢性病患者40例进行观察研究,对患者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开展自我管理干预,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提高.结论:鼓励慢性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有效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以及疾病控制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图像分析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瘢痕处妊娠38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超声图像的具体表现为:24例为团块型,10例为空泡型,4例为孕囊型.彩色血流图像表现为:4例患者无血流信号,18例患者有血流信号,16例患者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在38例患者中,根据肌层和团块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通过数据统计可知,3例为3级,14例为2级,17例为1级,4例为0级.结论:研究阴道超声图像分析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中的特点与临床意义,能够增强瘢痕处妊娠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作者:牟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护工作人员护理时,患者不发生任何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的伤害或者死亡,主要包括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血液科的患得一般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病情复杂、行动不便者居多,免疫力普遍都比较差.在这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我们护理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稍有疏忽护着失误,就会引发很多麻烦,首先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意,严重的会使患者出现病情恶化,遇到此类问题容易引发更严重的护患矛盾.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于血液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列举并详细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以确保护理工作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杜绝安全问题出现.
作者:焦振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将另外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龋齿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儿童2年后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观察组儿童2年后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封闭剂保存完好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能有效提高窝沟封闭剂保存时间,减少龋齿发生率,可在龋齿预防中推广运用.
作者:孟丹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时使用宫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9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β-HCG的转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镜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娟;李燕;郭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动态脑电图与静态脑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癫痫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动态脑电图及静态脑电图的诊断.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静态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动态脑电图中痫样放电率高于对照组,正常率低于对照组,总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静态脑电图的总异常率高于静态脑电图,痫样放电率高于静态脑电图,正常率低于静态脑电图,总异常率高于静态脑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在癫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好于静态脑电图,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李灵江;罗忠;徐忠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严格筛查和鉴定,均符合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选择性支气管灌注化疗治疗.结果:持续不间断治疗2次以上,患者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以及咳嗽等不良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通过疗效评价,CR5例(10.87%),PR30例(65.22%),SD8例(17.39),NC3例(6.52%).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灌注治疗,不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症状,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毅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许道宽;赵谦;张永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诊断闭合性肝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的差距,判断闭合性肝脾破裂实施B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使用B超对闭合性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检查、诊断,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B超诊断肝破裂率为100% (46例)、脾破裂率(34例)为100%,表明B超对闭合性肝脾破裂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闭合性肝脾破裂病症患者采用B超展开判断,具有科学有效、准确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高患率,分析其相关因素,以采取应用抗生素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行普外科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0例普外科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6.88%,其中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63%(2例),7.21%(15例),13.89%(5例);性别、急诊、高血糖、切口类型、切口长度、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P<0.01);二、三联给药病人切口感染发生率(11.11%)高于单独用药(2.22%),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采用严格无菌操作,提高医师的操作技能,开展微创手术及手术切口监护,重视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作者:樊友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纤维胆道镜联合术中B超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的122名患者,按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纤维胆道镜和联合B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结石残余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残余4例,残石率6.55%,对照组结石残余13例,残石率21.31%.两组对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治愈54人,治愈率88.5%,对照组患者治愈42人,治愈率68.8%,观察群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单纯纤维胆道镜术的残石率在10%~ 30%之间,通过与B超的结合,增加了手术视野和控制手术的能力,减少了残石率,极具临床价值.
作者:李永涛;徐振辕;郑永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科手术中应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需行脑科手术的患者,74例.以随机分组原理为依据,将74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患者均37例.按照细节管理的模式,对研究组实施护理;而对照组,则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选取“神经功能缺损量”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科学的评分,并对其作出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第6及12 w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时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细节管理模式,不仅能达到提高脑科临床护理水平的这一目的,还利于脑科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可将其作为脑科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边亚坤;张丽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选取84例作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的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仅西医治疗的83.33%;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后HP根除率为1.19%,对于对照组仅西医治疗的13.0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HP根除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可在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李奇峰;杨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电切镜手术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护理的有效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进行平分,观察组、对照组均各为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并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尿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P<0.05).结论:应用电切镜手术方式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田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儿童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并找出其应对方法,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科室不同,分为成人组(n=25)和儿科组(n=25),通过对两组护士进行心理压力源、应对方式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差.结果:儿科组护士在工作性质和强度、社会、人际关系应对方面存在的压力较成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儿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儿科护士大部分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和消除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应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技术水平,建立支持系统.
作者:吴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