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新元
1993年3月~1999年5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性脑病5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50例作了对比,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应成;鄢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平肝冲剂系我院根据广东省名老中医陈一鸣先生经验方采用现代工艺制备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我院1996年至1999年用该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庄松;钟海柱;林建昌;陈仁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伤科自1996年~200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军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腰腿疾病,用封闭、按摩、中药、理疗等非手术疗法虽可使症状缓解,但症状反复,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笔者从1997年~2000年12月应用朱汉章发明的小针刀疗法配合封闭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4例,并与单纯封闭治疗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皮肤科中的直观论治法是在中医取象比类法理论指导下创立的,包括以色治色、以形治形、以皮治皮、寓搔意治瘙、以毒攻毒法.
作者:欧阳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成人男性常见的疾病,大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多属此类,发病率比细菌性高8倍,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们于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清浊饮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作了对比观察,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琼辉;刘文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微波与中药联合的方法治疗胃息肉30例,并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付才;王小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利尿排石合剂为湘潭县中医院院内制剂,方药由金钱草、海金沙、怀牛膝、栀子仁等十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尿、排石通淋的功效,主治热淋、石淋,也可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及碎石术后的排石治疗.为确保产品质量,我们以产品中的主药为考察对象,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其进行了质量标准的初步探索.
作者:武庆媛;蔡永;王湘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清热口服液为我院院内制剂,其处方由葛根、荆芥、知母等八味中药组成,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发热、感冒、咽喉炎等.为了控制清热口服液的质量,建立了测定清热口服液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含量的HPLC外标法.
作者:张宇靖;张勇;王吉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由于护士对护理观念缺乏正确理解,人手不够,工作压力大,综合素质差,以及病人个体差异,宣教措施不力,导致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难以保质保量.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务必转变观念,增强健康教育意识,完善护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好健康教育技巧,加强教育措施.
作者:李芸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综述了十余年来中草药钙通道阻滞剂在非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神经保护、舒张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免疫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指出了它们潜在的临床意义,为将来开发中草药钙通道阻滞剂提供参考.
作者:杨迎欣;刘英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按纳子法在徐凤纳甲法的闭穴时辰补穴,各闭穴时辰的补穴之间无明显效应差异[1],但不同闭穴时辰的补穴之间[2]、相合两日闭穴时辰的同一补穴之间[3]则有着一定的效应差异.本工作进一步观察了不同闭穴时辰电针同一补穴的效应差异.
作者:李洁;李磊;王静;任璐蓓;刘世敏;周敏明;舒勤;李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来势凶险,轻则致残,重则危及生命.自1996年2月至2000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40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相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笔者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运用归桑止嗽散辨证加减治疗51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49例随机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道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下肢瘫痪是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快速提高肢体肌力有助于功能的恢复.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发现点刺隐公线较针灸能更快恢复下肢肌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智;李金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医论文标题翻译应从标题的结构入手,进行词汇顺序调整、词性转换及增减处理,使标题凝练、醒目.
作者:肖平;彭爱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由于病情顽固、病程较长,抗生素治疗疗效欠理想.笔者以清利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上有较多慢性胃炎患者合并十二指肠球部糜烂,且互相影响,迁延难愈.近年来,作者以益气健脾为主,自拟乐胃汤治疗本病30例,获较好疗效,并与西药治疗27例作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应文;张冠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干眼症是以干涩、羞明、磨痛、视疲劳为主症的一种眼病.美国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组将干眼症分为泪液缺乏性干眼(tear deficient dry eye,TDDE)及蒸发过强性干眼(eraporaive drg eye).①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泪液缺乏性干眼症45例,并作了对比观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所谓超过热,是指病人体体温增高达41℃以上.本证病势凶猛,易于传变,易耗气伤津,易致昏谵、痉厥闭脱,为危候.若救治失时,措施不力,无论其原发病是重是轻,均可丧失生机,危殆立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采用不同方法成功抢救三例超高热患者,兹介绍于下.
作者:李汉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