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荣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使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50位患有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的150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150位病人进行诊治之后,显效的病人达到82位(54.7%),有效病人有53位(35.3%),有15位病人治疗无效导致死亡(10%),总有效率为90%,死亡率为8%.结论: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依照不同症状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这样能获取很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例数为58例,占比98.30%.对照组总满意例数为38例,占比64.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满意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干预效果明显,可以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疗效.方法:择我院近两年中,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共计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50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胺碘酮,对照组应用慢心律.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归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的恶化率为0,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5%,对照组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中应用胺碘酮,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贾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对择期实施甲状腺手术的病人实施刮切电凝法进行治疗与超声手术刀辅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及传统手术的手术效果的对比.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到该院择期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病人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120名研究对象进行刮切电凝法进行治疗与超声手术刀辅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以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发现使用刮切电凝法的手术方法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及超声手术刀辅助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同,但是刮切电凝法的手术切口相对于其他方法较小.结论:实施刮切电凝法进行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病人的花销等.
作者:王振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5级护理班66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名.对研究组学生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对参照组学生予以常规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对两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两项成绩考核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学生进行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典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为3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68.88%.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手术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介绍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解决建议.方法:结合定量调查与定性访谈.结果: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良好,其中,医务人员数量和综合能力是制约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结论:近几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情况有所发展,但由于工作繁重、医务人员缺乏以及综合能力低等原因,导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谢海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资料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妇科收治的患者186例,随机将1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由专业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并记录,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足量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赛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xx院门诊换药室护士4例,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区段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4.51%,显著高于对照组(79.33,P<0.05);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04%,显著低于对照组(13.40%,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门诊换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映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早期关节置换与晚期关节置换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关节置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晚期关节置换,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关节置换,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为(92.78±4.1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81.05±4.35)分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早期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齐维林;熊兵;王泗京;李珣;刘波;赵明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血液灌流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68例血流灌流期间下肢深静脉形成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再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尿激酶治疗血液灌流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明显,建议应用.
作者:杨素云;李兰兰;高妍;林国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用于介入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癌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到手术后的全方位护理.结果:护理总有效率为90%,仅有5例患者的肿瘤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肺癌患者中给予全方位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张嘉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有效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早期病症进行辨别诊断,探究采用血清降钙素原对患者进行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病患,分为PCT组与CRP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PCT组抽取病患静脉血对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检测,CRP组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各组阳性标准下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在阳性标准下PCT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RP组(P<0.05);两种方式诊断准确度比较,PCT组检测准确度为88.9%,CRP组仅为73.3%,PCT组较CRP组检测准确度高(P<0.05).结论:临床运用PCT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准确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有效判别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何一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实训教学,探讨其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护理学院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选学生中进行仿真实训教学,评价学生教学前后的创造力.结果:仿真实训教学后学生创造力明显优于教学前(P<0.05).结论:在护理学生中进行护理仿真实训教学可明显提升护生的创造力,改善护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徐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就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200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血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吲哚美辛栓+止血芳酸片,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病案书写进行改进,观察改进后病案书写质量.方法:按照2010年山东省卫生厅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枣庄市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标准》对终末病案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再次对病案进行考评,对比前后病案质量变化.结果:2014年3月~5月和2014年9月~11月该院呼吸科住院病案分别为298份和307份,甲级病案率分别为89.2%和97.8%.结论:我科根据病历检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后,住院病案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陈文峰;彭斌;朱文洋;李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01月01日至2014年12月01日就医的80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干预方法.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痴呆患者ADL评分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ADL评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经由个性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智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惠杰;刘丹丹;赵英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童甲状腺肿瘤虽然发病率比较低,但恶性率高,以分化型乳头癌为主.此文就本院发现的一例儿童甲状腺乳头癌为例,对甲状腺癌在CT的表现上进行讨论,对甲状腺癌的鉴别进行分析阐述.
作者:郭俊换;贾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量,提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治疗后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解玉霞;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