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锋
目的:浅谈放射介入科实习医生的带教方法及带教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2011级放射介入科的实习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将该组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5个批次接受放射介入科的实习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专业知识理论、报告单书写、阅片分析能力、介入手术操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实习学习兴趣的满意度、教学参与度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能够提高放射介入科实习医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且得到实习生的高度评价,值得推广.
作者:朱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病患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患病原因及具体治疗方法.方法:从该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10月间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对其基本临床资料、病史资料、易感因素以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本组62例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发现白假丝酵母菌占51.6%,发现曲霉菌占22.6%.患者中,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占53.2%,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占64.5%,放疗、化疗患者占25.8%,使用过免疫抑制剂占9.7%,使用细胞毒药物占6.5%,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占50.0%.所有患者的基础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24.2%)、阻塞性肺病(48.4%)、肺间质纤维化(27.4%).本组62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同时,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肝损害、轻度皮疹等不良反应(9.7%),经对症处理后上述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抗菌药物滥用、基础病和原发病均是呼吸内科住院病患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加强用药指导,以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喜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治疗中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则进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血流量、血流速度以及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以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的指标均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前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大限度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度所有院前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呼救时间、死因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院前死亡病例219例,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69.71±17.28)岁,院前死亡11月、2月较高,4、7、8、9月较低;日时间段高峰为8:00~10:00;死因前3位依次为猝死(32.4%),神经系统疾病(20.55%)恶性肿瘤(20.09%).结论:①15~79岁,随年龄增长院前死亡逐渐增加,应改变亚健康状态,积极正确治疗基础疾病,.②猝死是首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把宣传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急症表现的科普知识常规化,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1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差异,药物在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以及预后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原因的原因.结果:<30岁共计发生不良反应38例;30~60岁患者发生94例.>60岁患者发生36例.<10 min出现症状的患者36例,10~60 min出现症状患者109例.1~24 h出现症状患者18例,24 h以后出现症状患者5例.常累及的是皮肤,占48.81%,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占13.10%、10.71%.其中123例患者症状轻微,不需治疗,停药后自愈,占73.21%,42例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占25.00%,3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1.79%.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医源性因素150例,占89.29%,居于首位的是药证不符73例,占43.45%.个体因素18例,占10.71%.结论:只有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辨证施治,提高用药水平,注意输液反应,才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丘远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对老年人危害严重的疾病,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现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特效药.认知训练作为一种对于治疗AD具有明显作用的治疗方法而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AD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认知活动对AD的影响.
作者:周婵;兰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本院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护理,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具体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优良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研究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控患者临床病情,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苑九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脂检验,观察其血脂指标.结果:实验组血脂检验中的TC、TG、LDL-C、HDL-C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血脂检验,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甘凤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妇女产褥期保健知识以及行为的现实情况,研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该区某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护理的200例产褥期妇女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将产褥期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致均衡,即经产妇和初产妇比例接近,对干预组患者开展产褥期相关的保健知识讲解和实施保健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产褥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负面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接受干预的产妇对于产褥期的保健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表现显著优秀,且干预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较低,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高(P<0.05).结论:对妇女产褥期开展保健知识教育和行为的规范与产妇一般情况,比如年龄和产次等有相关性,同时接受干预能够优化产妇在产褥期保持好的状态,促进恢复.
作者:孙贵红;蔡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的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是通过运用先进、科学的收集和管理办法,有效对医院的档案进行管理来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信息.本文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医院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内容,二是医院档案收集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解决当前医院档案收集和管理问题的措施,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一点建议.
作者:吴建国;刘亚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中心接种乙肝病毒的儿童300例,观察其接种1个月后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300例儿童中,156例(52.00%)高免疫应答,113例(37.67%)低免疫应答,31例(10.33%)无免疫应答,总免疫应答率为89.67%(269/300);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应答有效率及免疫应答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且<3岁儿童的高免疫应答率及总免疫应答有效率均显著高于5~8岁儿童(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有利于控制儿童HBV感染率,但疫苗所介导的应答量存在年龄相关性,年龄升高免疫应答将逐渐降低,保护效果也相应降低,宜尽早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李维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抢救结果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等方面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内科患者的抢救上可以显著起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仉玉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并观察这些部位的超声表现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和DSA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这40例患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引起的病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诊断4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其中3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狭窄,2名患者无名动脉狭窄,而Ⅰ级盗血患者一共有13例,Ⅱ级盗血患者有17例,Ⅲ级盗血患者10例.和DSA结果相比,准确率达到了98%左右.结论:临床上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时,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评价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
作者:文兴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住院单双号将随机抽取的88例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纳洛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pH值、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快速优化血气指标,缓解二氧化碳潴留,逆转肺性脑病进程,用药安全.
作者:赵国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进行研究,分析其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该院随机选取39例老年脑出血的患者,利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方式,将其设置为研究组,与此同时,另外随机选取39例老年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为对照组,利用常规治疗的方法.经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运动能力水平,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的MBI和FMA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幅度更加显著,而且研究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的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说明研究组使用的治疗方式疗效较好.结论: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用于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可以明显提高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运动能力,具备较好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治疗中适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针对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颌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冲洗方式冲洗,观察组给予口腔冲洗改良法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冲洗时间、患者舒适度以及发病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78%)(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发病率(6.6%)明显低于对照组(3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颌面手术患者采用口腔冲洗改良法的临床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口腔发病率.因此,值得在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方式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某院就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的50例患者,B组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50例患者.研究手术之后各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并发症、手术失败或结石残留的情况,从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率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时选择手术的方式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胡郑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300例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沟通方式主要为语言沟通,观察组患儿的沟通方式为语言沟通结合非语言沟通.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提高患儿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和对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作者:滕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各54例,同期选取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各54例,对患者的冠脉病变炎症程度进行分析,并与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炎症三支和双支的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单支(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患者的冠脉病变炎症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崔晓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病案书写进行改进,观察改进后病案书写质量.方法:按照2010年山东省卫生厅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枣庄市病案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住院病案(终末)质量控制标准》对终末病案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再次对病案进行考评,对比前后病案质量变化.结果:2014年3月~5月和2014年9月~11月该院呼吸科住院病案分别为298份和307份,甲级病案率分别为89.2%和97.8%.结论:我科根据病历检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改进后,住院病案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陈文峰;彭斌;朱文洋;李鹤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