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琎
目的:探究分析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住院单双号将96例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1 min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专人全程陪伴分娩,不仅能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提升产科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董青华;左培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防治策略.方法:对该市某高校2013~2015级入学新生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级,我市该高校入校新生共计11235人接受体检,HBsAg阳性率为3.21%(361/11235),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农村明显高于城市(P<0.05).结论:我市该高校新生存在乙肝感染的潜在危险,为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可采取综合新的防治措施.
作者:罗燕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习医生的带教心得体会.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0名实习医生为观察组,以问题教学法带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神经外科实习的10名实习医生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的评判性思维以及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程度等各方面的评判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教学法能够促进神经外科实习医生的评判性思维形成,提高带教效果.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8月接受无痛胃镜的300例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了有效的全程护理.结果:本组3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优质的全程护理保证了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祁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前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大限度降低院前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度所有院前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呼救时间、死因等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院前死亡病例219例,男女比为1.67:1,平均年龄(69.71±17.28)岁,院前死亡11月、2月较高,4、7、8、9月较低;日时间段高峰为8:00~10:00;死因前3位依次为猝死(32.4%),神经系统疾病(20.55%)恶性肿瘤(20.09%).结论:①15~79岁,随年龄增长院前死亡逐渐增加,应改变亚健康状态,积极正确治疗基础疾病,.②猝死是首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把宣传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急症表现的科普知识常规化,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就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0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200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血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吲哚美辛栓+止血芳酸片,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糖尿病足发病是糖尿病人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这种并发症,全面详细的了解其危险因素,然后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就重点针对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论述.
作者:崔志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关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现状,以及其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为日后提高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提供宝贵的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在信息化网络时代下得到显著发展,但是医院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风险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着重研究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作者:师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年轻女性心电图持续全导联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2010年2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的72例年轻女性患者,多次心电图描记显示持续全导联ST段下移与T波倒置,伴有不典型胸闷、胸痛、心悸病史,通过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器质性病变的人数变化.结果:后确认缺血性ST-T改变的有13例,其他59例均属功能性改变.结论:对年轻女性心电图ST-T异常改变的病例,不能盲目下心肌缺血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作者:尤毅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不同输注美罗培南方法应用于ICU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ICU病房收治的62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静脉滴注美罗培南的31例为静滴组,另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的另31例为泵入组,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泵入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等均优于静滴组(P<0.05).结论:ICU病房中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美罗培南治疗脓毒血症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资料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妇科收治的患者186例,随机将1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由专业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并记录,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足量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赛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HAMD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刘志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血尿标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检测对妇科相关疾病的诊断的意义,以及尿hCG试验中将标本2倍稀释后检测的意义的研究.方法:我实验室收集了206份患者,联合检测血尿hCG测定,其中血hCG按需要做动态每3日监测,尿hCG做原浓度和2倍稀释浓度的联合检测,以观察结果.结果:血hCG应每3天监测一次,尿hCG操作时应原倍和2倍稀释同时操作,这种操作的结果更好的为临床诊疗做出依据.结论:血hCG动态指标的监测对正常妊娠与异位妊娠及流产及某些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有诊断意义.尿hCG操作时同时做原倍和2倍稀释样本意义更大.
作者:钟华;朱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了丹红注射液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数据有所变化,而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数据较治疗前变化非常明显,二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该药物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逸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护理.方法:随机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病例数各100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例入院治疗时间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和对照组(75.0%)相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同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可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张丽;任振芳;贾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并分析蒙山县2013年~2015年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梅毒、艾滋病(HIV)以及丙型肝炎(HCV)的感染状况,为梅毒、艾滋病以及丙型肝炎的防控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3~2015年,选取在蒙山县性病门诊就诊的2250例就诊者进行研究,每年750例,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梅毒、HIV、HCV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结果:2013~2015年蒙山县性病门诊的梅毒感染率为1.16%,HIV感染率为0.84%,HCV感染率为0.71%,其中男性的HCV感染率较女性明显更高(P<0.05),男性和女性的梅毒、HIV感染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2013~2015年蒙山县性病门诊的梅毒、HIV、HCV感染率总体较高,临床上还应加强对性病门诊梅毒、HIV、HCV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及满意度.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84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且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HIE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蔡萍;吴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所接收的82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1%)明显比参照组(73.2%)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后的NIHSS评分而言,研究组患者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比参照组(12.2%)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病例均来自于该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患者,征得患者和其家属同意后开展研究,以随机法把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两组均施予常规治疗,基于此实验组加施针刺,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1%),明显比对照组(76.5%)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单侧眼球运动障碍并复视的常规治疗中加施针刺,可提高治疗效果,推荐应用于临床.
作者:明春平;裴付彬;高鸿亮;鲁博文;杨忠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妇女产褥期保健知识以及行为的现实情况,研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该区某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护理的200例产褥期妇女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将产褥期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大致均衡,即经产妇和初产妇比例接近,对干预组患者开展产褥期相关的保健知识讲解和实施保健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的产褥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负面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接受干预的产妇对于产褥期的保健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表现显著优秀,且干预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较低,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高(P<0.05).结论:对妇女产褥期开展保健知识教育和行为的规范与产妇一般情况,比如年龄和产次等有相关性,同时接受干预能够优化产妇在产褥期保持好的状态,促进恢复.
作者:孙贵红;蔡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