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虹
目的:对16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某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输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1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差异,药物在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以及预后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原因的原因.结果:<30岁共计发生不良反应38例;30~60岁患者发生94例.>60岁患者发生36例.<10 min出现症状的患者36例,10~60 min出现症状患者109例.1~24 h出现症状患者18例,24 h以后出现症状患者5例.常累及的是皮肤,占48.81%,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别占13.10%、10.71%.其中123例患者症状轻微,不需治疗,停药后自愈,占73.21%,42例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占25.00%,3例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占1.79%.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医源性因素150例,占89.29%,居于首位的是药证不符73例,占43.45%.个体因素18例,占10.71%.结论:只有临床医生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辨证施治,提高用药水平,注意输液反应,才能降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丘远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救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有20例.常规组使用基础护理,干预组使用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5%,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是7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具有安全性高,护理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经济负担小等优点,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姜艳华;王成慧;蒋再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浅析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0例,针对护理难点以及护理重点等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同时对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40例脑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采用科学的方式护理脑出血患者,可以大大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纪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且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之间对比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丽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产科是超声诊断应用广泛的领域之一,其应用价值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避免了X线对母儿的不良影响[1].超声检查既能直接观察到胚囊暗区、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或胎儿胎动,也能对节育器的形态、型号、位置与胚囊的距离进行准确的判定[2].本文对我所2006年1 月至2015 年6月67例带环妊娠的超声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某社区收治的50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方式将50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用一般治疗及一般治疗+维生素C局部注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三个月内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复发率(32.00%)明显高于实验组(4.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采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减少复发现象.
作者:徐丹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生化质控管理是医院检验科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工作安全性、提高对患者的医疗与服务质量的关键.检验科的工作对于其他科室也有其特殊性,单独讨论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对树立医院形象,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十分重要.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提高产后妇女避孕率,为降低意外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平安县平安镇14个行政村245名产后1年内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结果:①245名产后1年妇女采取避孕的209人,占85.3%,未采取避孕的36人(14.7%),使用工具避孕占87.1%,避孕方式夫妻共同选择的占35.1%.②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需求前三位是避孕节育、常见妇科病防治、优生优育;知识了解排名后2位的分别是生育能力恢复时间及人工流产危害的认识.结论: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产后妇女避孕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后妇女对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产后的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保证妇女健康.
作者:魏占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吉西他滨治疗,低剂量组采取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定的临床效果,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上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对呼吸率衰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三年该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发现,APACHEⅡ评分≤20分组的预后明显优于21~30分组及>30分组(P<0.05),乳酸清楚率高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清除率低的组(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则其临床预后效果越差,APACHEⅡ评分给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急性胰腺炎患者共34例.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地治疗与护理,34例患者治愈率为100.0%,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率为5.9%,满意度为97.1%,平均住院时间为(10.32±3.21)d,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杨晓燕;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由于地域的差异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更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其中设定30例为对照组,30例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正常的治疗方式.在治疗阶段期间,观察组患者由专业护士带领练习回族养身操.每天的操练时间保证2次/d,30 min/次,并且每周操练次数在5次左右,一般周期性疗程在3个月,然后对此进行预估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压、体重、体重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回族养身操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孙小惠;李红霞;李彩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妇产科护理工作作为医院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女性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县级基层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却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直接的影响,也不利于女性健康.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县级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完善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徐志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10%,对照组为3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68.88%.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手指外伤患者行带皮瓣转移术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手术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前房穿刺技术应用于青光眼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组:30例(34眼)前房穿刺术治疗者为A组,38例(45眼)常规手术治疗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A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眼压控制率为94.12%(32/34),较B组的71.11%(32/45)显著提高(P<0.05);A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8.82%(3/34),较B组的24.44%(11/45)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防穿刺应用于青光眼治疗中能够更好地控制眼压,减少浅前房发生风险,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CI治疗后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解玉霞;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在实验组中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实施改进后的程序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对照组中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则采取常规管理模式护理,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院内感染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8.78%,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4.2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护理管理流程,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增强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ICU护理质量管理未使用品管圈管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两组ICU护理管理情况的差异性.结果: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护理人员个人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护理人员个人护理投诉率(P<0.05),且医用耗材使用有效率明显高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医用耗材使用有效率(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ICU护理管理的质量.
作者:胡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管理队伍的创新和进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准则等方面,因此,要求管理部门认真分析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朱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涂片与培养阳性结构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1000例送检痰液标本,涂片并镜检菌丝与真菌孢子,采取真菌培养.结果:本组检出100例酵母样真菌中,a组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45.45%);b组、c组、d组同时血培养阳性1例(1.14%);拟诊15例(17.05%);其他72例无诊断价值(81.81%).共检出20例丝状真菌,a组符合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1.43%);b组符合拟诊标准1例(100.00%);c组、d组中符合拟诊标准4例(33.33%).结论:临床两次以上痰液标本真菌检验结果阳性诊断价值较高,与酵母样真菌相比,丝状真菌阳性检测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骆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