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宜
眼科护理具有自身特殊性,在目前医院临床实践中还存在技术操作不规范、专业知识不过硬、对心理护理和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健康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积极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心理护理和安全教育、落实健康教育,不断提升眼科护理水平.
作者: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氟康唑注射液治疗耳真菌病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耳真菌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的顺序划分为例数相同的参照组、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给予氟康唑注射液,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59%(65/68),参照组为86.76%(59/68),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氟康唑注射液应用于耳真菌病治疗过程中,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耳痛、耳鸣等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德予;谢马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支气管肺炎患儿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血氧饱和度为(98.64±1.34)%,呼吸频率为(25±2)次/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0%;平均切口长度(3.0±1.5)cm;平均手术时间(32.5±12.6)min;平均住院时间(8.5±3.7)d;伤口拆线时间6~7d;伤口甲级愈合42例,伤口乙级愈合6例;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具有伤口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胸腺上皮源性肿瘤的WHO组织学分型和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市区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胸腺上皮源性肿瘤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将其分为六种类型.分属低危组,高危组,胸腺癌组,对三组患者的CT征象进行观察分析,探析WHO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20例,高危组7例,胸腺癌组3例;低危组患者的CT征象呈轮廓光滑,高危组呈轮廓不规则(P<0.05);高危组比低危组的肿瘤病灶内更易发生钙化,且浸润纵膈脂肪的发生率更大(P<0.05).结论:按照WHO组织学分型,不同亚型的肿瘤其CT征象特点不同,低危组CT征象轮廓较为光滑,高危组与胸腺癌组CT征象轮廓较为不规则,且多发钙化,胸腺癌组易发生浸润脂肪和转移等.根据CT征象可判断WHO组织分型,有利于进一步诊断治疗.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给予急救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评分与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析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2例行全胃切除的胃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术中对迷走神经进行保留,另选取72例未保留迷走神经的全胃切除术的胃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进食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耗时、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进食困难、胃瘫、餐后不适、呕吐以及习惯性腹泻等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恶性肿瘤在行全胃切除中保留迷走神经并不会影响手术效果或增加手术创伤与并发症,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黄迎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氟保护漆预防低龄幼儿龋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至儿童口腔科就诊的220名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15名儿童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及半年一次涂0.1%氟保护漆,对照组105名儿童仅接受口腔健康教育,试验前及1年后均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率、龋均,对防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前,两组的患龋率和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复查,试验组的患龋率和龋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保护漆具有明显的预防低龄幼儿龋齿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瑶;方林仙;方进华;方津慧;彭周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提高产后妇女避孕率,为降低意外妊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平安县平安镇14个行政村245名产后1年内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避孕节育知识及避孕应用情况.结果:①245名产后1年妇女采取避孕的209人,占85.3%,未采取避孕的36人(14.7%),使用工具避孕占87.1%,避孕方式夫妻共同选择的占35.1%.②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需求前三位是避孕节育、常见妇科病防治、优生优育;知识了解排名后2位的分别是生育能力恢复时间及人工流产危害的认识.结论: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产后妇女避孕知识的宣教,提高产后妇女对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产后的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保证妇女健康.
作者:魏占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结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共计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12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28例患者中81例有发热症状,75例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80例有紫绀症状.血生化指标显示LDH升高患者共108例.患者胸片影像学以肺部纹理改变为主,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改变(P<0.05).经治疗后,112例治愈,13例死亡,另3例转ICU观察.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血生化LDH升高显著,胸片显示患者多有肺部纹理改变征象.确诊后及时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进行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郭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的应用及优点.方法: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22例,按自愿原则分为超导可视无痛人流组(观察组)311例与常规盲视无痛人流术组(对照组)31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宫腔内组织残留情况、子宫穿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宫腔内组织残留、子宫穿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梦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用药管理采用的护理干预形式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分别选取两个社区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统计收集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用药管理水平,对观察组病人的用药管理进行合理护理干预,定期回访记录情况;而对照组则按常规观察.半年后对比分析.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没有太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100例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采用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应该成为未来高血压患者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陆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现在,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CT等技术在医学中普遍应用,X光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胸片肋骨边缘检测过程中运用X光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的确定肋骨的位置,能够提高肋骨病症诊断的精确度.方法:按照肋骨的解剖方面的知识,对肋骨的位置大体确定,并借助双抛物线模型和hough变换定位的方式确定肋骨边缘的位置.结果:运用特定的模型,能够分析出肋骨的局部位置,对肋骨的边缘进行检测.结论:运用特定的模型和hough变换能够准确的确定肋骨的位置,检测速度快,效果好.
作者:严晨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对老年人危害严重的疾病,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现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特效药.认知训练作为一种对于治疗AD具有明显作用的治疗方法而受到人们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AD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认知活动对AD的影响.
作者:周婵;兰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8月接受无痛胃镜的300例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了有效的全程护理.结果:本组3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优质的全程护理保证了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祁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aCO2、PaO2、SaO2的水平以及WBC、N、CRP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春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对呼吸率衰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三年该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发现,APACHEⅡ评分≤20分组的预后明显优于21~30分组及>30分组(P<0.05),乳酸清楚率高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清除率低的组(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则其临床预后效果越差,APACHEⅡ评分给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小鼠40只进行心衰模型复制,心衰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多糖组、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及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每组10只,未经干预的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的治疗干预对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模型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模型组进行对比,黄芪多糖组的核因子-κB水平明显降低,补体片段C3 c水平明显较高(P<0.05);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疫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黄芪多糖+肼苯哒嗪联合硝酸异山梨醇脂组的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P<0.05),而补体片段C3 c水平则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药黄芪多糖联合西药肼苯哒嗪、硝酸异山梨醇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但提高补体片段C3 c水平.
作者:柴连海;郑全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60位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取分层管理模式对剖宫产术中护理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生、患者以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剖宫产手术术中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尤淑恩;刘启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前来该院实行人工流产术的72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分析对象,其中36例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36例对照组则不实行麻醉,并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和术中情况实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33.33%,P<0.05);研究组的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具备较高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负担,还能帮助患者减少手术伤害,值得推广.
作者:邵巧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