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刘春枝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
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aCO2、PaO2、SaO2的水平以及WBC、N、CRP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思维管理方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10月,接收的门诊输液患者,共计11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1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细节思维管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为72.7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法,并将其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提升护理水平,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桂侠;王亚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12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的肠梗阻缓解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在常规方法治疗肠梗阻时加用生长抑素,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肠梗阻缓解率,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少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后勤社会化促进医院人力资源优化的实践分析

    医院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实现后勤社会化,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减少服务成本.目前还未形成特定的改革模式,需要医院自身进行多样化探索,才能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为医院的发展提高有效保障.

    作者:刘亚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不孕不育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有生育史的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所以研究对象均进行支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感染总人数与对照组差异较大,观察组Mh感染和Un+Mh感染人数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支原体阳性标本中,Un耐药率、Mh耐药率、Un+Mh耐药率大的分别为四环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病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药物,以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马晓东;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产妇无痛分娩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产妇无痛分娩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进行腰-硬联合自控镇痛,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情况、镇痛强度(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产妇(P<0.05).镇痛后各时间段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分娩行腰-硬联合自控镇痛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晓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全程系统护理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全程系统护理教育的效果.方法:纳入10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护Ⅰ组患者给予牙科常规护理,护Ⅱ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应用全程系统护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依从性、口腔健康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干预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GBI)、牙龈附着水平(AL)、牙周袋探诊深度(PD)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干预后护Ⅱ组患者手术依从性、口腔健康依从性、复查依从性明显高于护Ⅰ组(P<0.05).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干预后护Ⅱ组患者PLI、GBI、PD、AL明显优于护Ⅰ组(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全程系统护理教育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手术配合、健康行为、复查等依从性,提升牙周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林凤巧;雷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对盆腔炎疾病的治疗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资料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妇科收治的患者186例,随机将1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由专业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并记录,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足量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西丁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赛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48例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住院单双号将96例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1 min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专人全程陪伴分娩,不仅能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提升产科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董青华;左培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乙肝感染中乙肝疫苗接种的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中心接种乙肝病毒的儿童300例,观察其接种1个月后的免疫应答效果.结果:300例儿童中,156例(52.00%)高免疫应答,113例(37.67%)低免疫应答,31例(10.33%)无免疫应答,总免疫应答率为89.67%(269/300);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应答有效率及免疫应答强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且<3岁儿童的高免疫应答率及总免疫应答有效率均显著高于5~8岁儿童(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有利于控制儿童HBV感染率,但疫苗所介导的应答量存在年龄相关性,年龄升高免疫应答将逐渐降低,保护效果也相应降低,宜尽早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李维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析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使用在某院进行医治的骨盆C型骨折病人60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实验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率均小于对照组,并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治疗骨盆C型骨折比保守治疗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为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正性暗示护理对于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暗示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暗示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正性暗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暗示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并且术中应急反应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外科手术患者应用正性暗示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中应激反应,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立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站,选取应用美托洛尔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结果:本组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年龄40~69岁.不良反应涉及系统较多,以心血管系统为常见(P<0.05).结论:美托洛尔为新型降压药,其属于β1受体阻滞剂,临床效果显著,然会引发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曾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仿真实训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目的: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仿真实训教学,探讨其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护理学院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选学生中进行仿真实训教学,评价学生教学前后的创造力.结果:仿真实训教学后学生创造力明显优于教学前(P<0.05).结论:在护理学生中进行护理仿真实训教学可明显提升护生的创造力,改善护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徐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生物真菌检验结果阳性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涂片与培养阳性结构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1000例送检痰液标本,涂片并镜检菌丝与真菌孢子,采取真菌培养.结果:本组检出100例酵母样真菌中,a组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45.45%);b组、c组、d组同时血培养阳性1例(1.14%);拟诊15例(17.05%);其他72例无诊断价值(81.81%).共检出20例丝状真菌,a组符合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1.43%);b组符合拟诊标准1例(100.00%);c组、d组中符合拟诊标准4例(33.33%).结论:临床两次以上痰液标本真菌检验结果阳性诊断价值较高,与酵母样真菌相比,丝状真菌阳性检测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骆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8例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8例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aCO2、PaO2、SaO2的水平以及WBC、N、CRP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春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ICU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

    目的:探讨ICU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ICU病房住院患者送检各类临床标本564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展开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在564份临床标本中,共计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02株,多重耐药菌株占93.14%,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较广的耐药性,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结论:临床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为多重耐药菌所致,耐药性较强,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开展药敏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改善抗菌治疗效果,降低耐药率.

    作者:周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救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有20例.常规组使用基础护理,干预组使用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5%,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是7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具有安全性高,护理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经济负担小等优点,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姜艳华;王成慧;蒋再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恢复期的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患有脑梗死处于恢复期的病人使用康复护理的方案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接受治疗处于脑梗死恢复期的病人6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0名处于恢复期的脑梗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对剩余病人使用普通护理进行对比,治疗完成后总结分析两组处于恢复期脑梗病人康复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护理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论:对患有脑梗死且处于恢复的病人,应实施适当合理的康复训练,来提高今后生活的能力,改善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芝;杨忠坤;汪学波;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2014年灵石县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

    目的:探讨2014年灵石县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该县报告的小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通过对159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分析流行原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在15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数量多于女性患儿数量,男女比例为1.48:1,散居儿童发病率高,所占比例为61.6%,小儿手足口病好发于5~7月,占总例数比例分别为23.91%、26.41%、19.49%,有一定的季节性.结论:积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进行研究,特别着重控制高发季节,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作者:王文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胰腺功能,安全性能高,应广泛推广.

    作者:胡采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