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伟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吴素蓉;李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49例前列腺增生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标,并比较术前术后 IPSS 评分及大尿流率。结果:手术时间65~125 min,平均(78.60±6.30)min,术后置管时间6~9 d,平均(7.10±0.9)d,住院时间7~11 d,平均(7.30±0.80)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暂行时尿失禁情况,发生率为4.89%;术后 IPSS 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大尿流率明显大于手术前(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具安全性高、预后效果佳等优点,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特殊检查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方法对于提高其满意率的实际影响。方法:根据主题对问题现状进行针对性的特殊检查问卷调查表调查150位住院患者在计划实施前后的满意率分析。结果:改善前特殊检查宣教满意率为56%,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中期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后外出检查的满意率上升为85.6%,超过预期目标值84.7%,目标达成率103.2%,进步率50.7%;后期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后外出检查的满意率上升为93.2%,超过预期目标值84.7%。目标达成率130.5%,进步率54.1%。通过改善措施,在中期的阶段性总结时,满意率提升至85.6%,后期的效果维持期满意率达到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特殊检查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刘思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传统洗胃法,另一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管洗胃,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是(28.20±6.91)min,对照组是(35.33±5.42)min,差异性较大(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改良胃管洗胃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姜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前者提供传统健康教育,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经过相同周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于减缓患者病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香;王敏;王曙霞;张晓梅;王大巍;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总结1例机器人辅助下子宫移植供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在器官移植领域,子宫移植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2000年,沙特进行了人类首次子宫移植手术[1],2011年土耳其完成了人类医学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人类子宫移植手术[2],2012~2014年,瑞典先后共完成了9次子宫移植[3]目前,子宫移植手术均采用开腹手术切取供体子宫[1~3]。我院2015年11月20日进行了国内首例亲体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地将一位母亲的子宫成功移植入女儿体内。
作者:郝亮;张红菊;王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改革,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评估标准,对康复工作调整具有引导作用。为了改变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体系的不足,要发挥化验检查结果的评估作用,定期对康复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精神病的危害性,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提出符合患者需求的疾病康复指导方式,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康复护理体系。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机化初期脓胸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机化初期脓胸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鲍方;李小平;刘一胜;吴其琛;章月安;陈柚君;陈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护理工作中除了给与患者药物治疗和关照之外,更重要的是和患者做好沟通,能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减少病痛及不适。通过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达到满足患者的需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好宣教,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沟通能够带来其他知识不能带来的力量,是成就护理事业的顺风船,用心灵守护我们的病人,用心灵呵护我们的事业。
作者:亢平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83例急性喉炎患儿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救治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共83例,采用的激素和抗生素等综合疗法以及全面的护理进行救治。结果:83例急性喉炎患儿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可知痊愈63例(75.9%),好转20例(24.1%),无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喉炎患儿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配合全面的护理是大幅度提升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施俊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门诊处确诊为冠心病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8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4.44%;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1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干预组护理工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38%,干预组行为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97.37%),患者对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多索茶碱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1次/d,14 d 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在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6MWD、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量、改善肺功能。
作者:徐世明;宋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本次对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量和引流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对患者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魏训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实践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来本院进行急性肺栓塞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血管造影的方法进行诊断,研究组运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其他方面相关的指标参数。结果:经过诊断后发现,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3.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3.3%,研究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检查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运用心电图诊断进行检查,不但准确率相对较高,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孙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外科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集束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集束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集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作者:宋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10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采取镇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状况。结果:比较各时间点两组 Ramsay 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研究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分别为(7±0.4)mmHg、(2.3±1.0)次/min、4%、(1.9±0.4)次/min;对照组分别为(12±1.1)mmhg、(5.3±2.1)次/min、9%、(2.9±1.1)次/min,两组数据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处理的效果明显,对降低患者心率、呼吸、血样饱和度等指标较为有效,且安全可靠,所以,此方式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分析该院心内科9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组45例和综合护理组45例;统计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SF -36、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所得分值均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病人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引导其健康行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施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到2015年3月该院一共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均给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所有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评分、症状评分以及试验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在疾病知识了解评分高于护理前,在症状评分以及试验评分均显著于低于护理干预前(P <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采用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移朋;陈路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监测食用新标准碘盐后承德市11个县(区)8~10岁学生尿碘水平,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全市11个县(区)按东、西、南、北、中分别抽取 l 所小学,每所小学采集学生尿样40份,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检测尿样2248份,尿碘中位数为217.4μg/L,各县(区)中位数范围在154.8~239.3μg /L 之间。结论:全市8个县(区)儿童尿碘水平达到了适宜量水平,3个县(区)稍高于适宜量水平。食用新标准碘盐后,我市儿童尿碘水平已经降至接近适宜量。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在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B 型尿钠肽、心肌做功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与美托洛尔比较,培哚普利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推广。
作者:苏靖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