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秋凤
目的:探讨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前者提供传统健康教育,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经过相同周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于减缓患者病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香;王敏;王曙霞;张晓梅;王大巍;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具体时间和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患者有AMI 的56例患者,分别对每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探究,分析心肌梗死病发后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特性以及护理对策。结果:经研究,56例患者入院后第一天内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多,占83.93%;此外,7~18点出现心律失常的例数较多,18点后至次日6点的例数较少。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具有规律性,护理人员要按各个时间段的病症变化情况实施对症护理,以增强护理成效。
作者:肖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将其分为常规分娩组与家庭化分娩组各1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效果。结果:与常规分娩组比较,家庭化分娩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短、产妇心态稳定、产后出血量少、产妇满意度高。结论:家庭化分娩对产妇身心健康和产科质量都有提高,并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产程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晟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共计10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即行阿维 A 胶囊给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银屑病方进行治疗。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痊愈、34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患者中有29例出现皮肤干燥、唇炎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8%。观察组50例患者中,6例痊愈、44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0。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着更优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极低,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纳入糖尿病58例,单盲法分组。实施综合护理者有29例,为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者有29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下降幅度更大,优良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综合护理有显著效果,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依从性提高,可推广。
作者:席亚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84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评分(P <0.05)。结论:于妊高症产妇一般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舒缓产妇的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在干预护理之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射血的得分以及 HAMA 得分和常规组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静;吴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引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的64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所致心律失常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参麦养阴胶囊,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8.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7.5%,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衰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使用参麦养阴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其疗效好,有效率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在通风石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联合组采取手术切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0.8%,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常规组(P <0.05)。结论:对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采取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王育林;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巡视病房是临床各班次护士的工作之一,在分级护理中对巡视病房的间隔时间有明确的要求[1],在科教书对临床专科陈述内容很少,神经外科是以治疗颅内、脊髓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颅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目前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对神经外科疾病的了解,并不如妇科、儿科及普通外科那样普及。针对突发的脑血管意外、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大多意识障碍、神志昏迷等特点,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如何提高护士为患者安全护理服务,对于在巡视病房时观察什么内容、怎么观察和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应用其知识技能、理论进行处理,降低患者费用减少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达到双赢的目的意义重大。
作者:谢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应用血脂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5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设置为急性组和慢性组,选取同时期内15例到本院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并设置为对照组。通过血脂检测,对三组对象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慢性组和对照组,急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相较于对照组,慢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疑似阑尾炎患者,通过血脂检测方式进行鉴别诊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急慢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于秋红;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探究不同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50例。对于对照1组,通过波姆红外线进行治疗,对于对照2组,通过微波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通过射频自凝刀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基于不同治疗方法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通过射频自凝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毛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106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分析,探讨院前死亡疾病分类、病因及救治效果。方法:分析博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急救出车接诊的106例院前死亡病例救治情况。结果:院前死亡病人内科疾病70例,外伤性疾病30例。意外伤害6例。救治复苏成功6例,复苏失败100例。结论:院前死亡病人病因以内科疾病居多,病人多数接诊超过10分钟,院前救治复苏成功率低。早发现,早呼救,早期开始规范化救治是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秦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1例,并随机分为西医组(35例)和中西医组(36例),对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75% VS 34.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91.7% VS 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显著改善,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本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47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对所有患者护理后,31例患者非常满意,14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结论: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绍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是术后主要护理问题,给患者生活上造成极大的不便。本文归纳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概况、治疗与护理方法,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吾之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冲洗疗法在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74例,按照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进行外耳道冲洗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派瑞松,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上,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冲洗疗法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冯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领小弧形切口与传统术式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低领小弧形切口治疗和传统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与对照组患者的32.56%相比,明显偏少(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低领小弧形切口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修超;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程陪护护理干预,探究该方法对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上半年在该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其分为陪护组及正常组,分别进行全程陪护干预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陪护组产后2 h 内患者有出血现象例数为1例,正常组为3例,产后2~24 h,陪护组无出血例数,正常组有1例出现相应症状,陪护组出血情况低于正常组(P <0.05)。结论:对产妇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陪护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事件的发生,对改善产妇产后相应症状具有一定益处,可作为自然分娩的常规辅助护理方法。
作者:孟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