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实验

吴德英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 药敏实验, 耐药性
摘要: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实验结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采集的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鉴定方法以及纸片法试验,并对药敏试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所选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来自分泌物的34例(52.3%),痰液10例(15.4%),血液9例(13.8%),其他12例(1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阿奇霉素以及红霉素等的耐药率比较高,而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以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则比较低,MRSA 的检出率是40%。结论:临床应该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试验,以预防其感染。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27例,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舒适护理组30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在治疗和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和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及护理配合度与舒适护理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顺应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本次对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量和引流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对患者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魏训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研究心里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运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燕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高胆红素出现程度高于实验组,实验组的家属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全程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等并发症的情况,增加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减少新生儿的痛苦,并且能够提高家属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当中广泛的使用。

    作者:赵广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小儿疝气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横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者采用横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再入院率,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14%和68.5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4.29%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其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巴德针穿刺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巴德活检针穿刺进行诊断,分析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将穿刺标本送检,所得病检报告为:乳腺恶性肿瘤30例,其中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8例,黏液性腺癌3例,大 B 性淋巴瘤2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3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再行石蜡及免疫组化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乳腺良性疾病22例,其中肉芽肿性炎3例,乳腺增生病10例,纤维腺病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6例,22例患者均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再行活检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诊断准确性高、简便、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信洪强;杨东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梗死急诊期间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实验高压氧治疗用于脑梗死急诊期间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9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偏高(P <0.05)。治疗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照组的(33.29±5.15)与实验组的(32.59±5.79)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实验组的(75.21±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8±5.71)(P <0.05)。结结论:高压氧治疗用于脑梗死急诊期间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靠、安全,该种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宋雪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盆腔炎应用细节细节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细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细节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特色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医特色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中医特色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农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纳入糖尿病足64例,数字法分组。32例方法选择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其余32例方法选择优质护理,为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更高,住院日更短,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有效率显著增高,有很大运用价值。

    作者:范丽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开展医学美容手术的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常规麻醉组各34例,对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匀速滴注0.6 mg/kg 氯胺酮、2 mg/kg 丙泊酚与0.002 mg/kg 芬太尼,观察麻醉状态,并注射8 mg/h 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对于常规麻醉组患者,应用安定进行诱导,滴注0.1%氯胺酮与1%普鲁卡因复合液,并应用羧基丁酸钠,直到手术结束。结果:在麻醉效果上,复合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29、4、1、0,常规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20、12、2、0,复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显然优于常规麻醉组(P <0.05)。在手术效果上,两组患者均满意,其中复合麻醉组中1例患者躁动,常规麻醉组中2例恶心、呕吐。结论:在医学美容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与氯胺酮的复合麻醉方式,效果理想、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科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此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2组肿瘤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83.5%,实验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90.0%。目标达成率为98.5%;进步率为5.43%。结论:在肿瘤科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可以提高品管圈成员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徐玉梅;敬丽娟;何霞;邓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学检验仪器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现如今,人们对于健康十分重视,医学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先进的医学检测仪器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医疗中,仪器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工具,设备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所以有关医院应该重视对医学检验仪器的质量安全管理,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本文通过对医学检验仪器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工作重点,然后提出有效改革措施,促进医学检验仪器的质量安全维护,从而促进医院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王立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控制可控的医院感染,减少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就是在医院内所染上的感染,包括住院疸、出院后所获得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中所获得的感染也属于此范围中,但是不包括入院前的潜伏期的感染。如果在医院内被感染后,会增加患者医疗的费用并让出院时间拖后,医院感染会威胁着人们的群众身体成为了危害我们公共卫生的问题。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治疗护理中,有可能会直接、间接成为各种疾病的携带、传播体。护理工作的根本就在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且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主力,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

    作者:秦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均34例的循证组和常规组,前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循证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5.9%)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 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

    作者:祝想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65例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离院后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延续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予以家庭和电话进行随访干预,并比较6个月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延续干预组患者其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等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家庭和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马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放松止血带真空静脉采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放松止血带行真空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扎结与放松止血带对小儿真空静脉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住院小孩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有效静脉穿刺见到有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后,实验组放松止血带采血,对照组扎结止血带采血。结果:(1)采血成功率:实验组:100%;对照组:100%。(2)采血时间(s):实验组:76.6±3.6;对照组:90.5±4.6,t =12.87,P <0.05。结论:小儿放松止血带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采血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采相同的血量时,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明显少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

    作者:廖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4年4~12月份来该院就诊的口腔治疗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的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之后牙齿的灵活性,咀嚼食物的能力和与牙龈之间的契合程度,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口腔治疗时和治疗后的牙齿的灵活性,咀嚼能力及与牙龈的契合度都优于治疗之前,且 P <0.05。治疗时与治疗后牙齿的灵活性和咀嚼能力等没有明显差异。60个患者中有不良反应的只有5人。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疗效较好,使牙齿灵活性咀嚼能力和与牙龈的契合度均较好,副作用不明显,以上优点促进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闫树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血脂检测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应用血脂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5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设置为急性组和慢性组,选取同时期内15例到本院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并设置为对照组。通过血脂检测,对三组对象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慢性组和对照组,急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相较于对照组,慢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疑似阑尾炎患者,通过血脂检测方式进行鉴别诊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急慢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于秋红;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