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1例,并随机分为西医组(35例)和中西医组(36例),对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75% VS 34.3%),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91.7% VS 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显著改善,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徐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香丹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中药协同西药来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脂情况回复良好,治疗的有效率高,有效环境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唐明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164例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82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研究组血栓、下肢静脉炎发生率和静脉壁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选择预见性护理方法可以获得良好护理效果。
作者:沈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在干预护理之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射血的得分以及 HAMA 得分和常规组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静;吴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面神经炎,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体检流程,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流程,比较分析两组人员的体检质量、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以及体检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80例受检人员在体检质量、检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及满意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体检流程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满意度,降低体检不适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 PICC 置管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 PICC 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后的 PICC 置管新生儿未出现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对 PICC 置管新生儿施以有效护理方式,能减少患儿各类置管问题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针对我院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应对策略。结果:实施科学、合理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改进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有效提高我院人员资源管理的效率。结论:医院资源的关键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它是积极和活跃的生产要素,在各类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张其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处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0例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问卷方式,对其人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大多数患者认为,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足、护士的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记录不认真、对护理的满意度不高。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较多,护士要根据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分和处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陶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冲洗疗法在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74例,按照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进行外耳道冲洗治疗,研究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派瑞松,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上,派瑞松联用外耳道冲洗疗法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冯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孕酮值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而孕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屈孕酮较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更佳,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低,更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王平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杭州地区医院门诊检查证实为脂肪性肝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年龄越大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脂肪性肝病、高甘油三脂、高总胆固醇、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比较多,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复杂,危险因素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体重,保证各项指标正常,进而达到预防脂肪性肝病的目的。
作者:吕祥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从该院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性并发非典型腰腿痛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其基线临床资料、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腿痛 VAS 评分结果,统计本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穿刺造影腰椎间盘124个,腰椎间盘疼痛复制诱发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02个。行 TLIF 术22例, PLIF 术37例,行盘内髓核微创切除术17例,另有9例经腰椎间孔管内突出间盘组织直接切除术,其余5例给予物理治疗、腹肌功能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5.5%,治疗后的腰腿痛 VAS 平均评分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于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在临床诊治中需采纳多种影像学检查、穿刺造影以及疼痛诱发实验等多种手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轻其生理痛苦。
作者:李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本地两个农村地区作为对比研究的试验对象,其中观察村选择恰当的干预措施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和免费筛查,而对照村不进行任何的干预,12个月之后进行宫颈癌认知水平以及宫颈癌筛查意愿的调查了解,采用 SPSS16.0检验两者间是否存在着差异性。结果:本研究调查显示观察村和对照村之间在宫颈癌认知水平和宫颈癌筛查意愿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观察组相关表现更为理想。结论:针对农民地区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以及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确实能够有助于提升农村妇女对于宫颈癌的认识,促使其能够愿意接受宫颈癌筛查。
作者:廖祥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到该院参与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对其采用双侧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口服波依定进行治疗,连续使用1年,以治疗前和治疗后为依据,对比分析患者的动脉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内中膜厚度的大值与平均值。结果:基于超声检测作用下,在口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内中膜厚度(IMT)大值与平均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过程中,利用超声检查方式,有助于患者早期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梦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64例经普通平片检查明确骨折、可疑骨折或未发现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 CT 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评价和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显示骨折情况的异同。结果: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可直观、准确显示各类型骨折或脱位情况,与普通平片检查方式相比,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结论: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处理技术可更好的观察到骨关节骨折患者具体骨折情况和移位变化,针对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 CT诊断准确率优于普通平片,二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作者:王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基层医院发展过程中,麻醉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基层医院麻醉科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麻醉药物管理不全面、麻醉医生综合素质偏低、麻醉科规章制度不完善等,为了提高麻醉科管理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基层医院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医特色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中医特色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农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感染的途径主要是经血液、经口或空气飞沫,只有了解这些感染源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自我防护。
作者:赵华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彩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我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98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彩超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在982例孕妇中诊断出畸形儿10例,实际产出畸形儿9例,误诊1例。畸形胎儿中有1例是无脑儿,3例有脑部积水,2例有脑脊膜膨出,2例有21三体综合征,1例有先天性心脏病,有1例患者误诊为泌尿系统畸形。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准确度较高,可在孕期检查中推广使用,有利于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实施。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