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研究

刘琦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析胫骨平台骨折运用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有限切开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复位内固定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46例患者治疗后有效果7例(15.22%),临床症状改善有27例(58.69%),治疗无效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有12例(26.09%),1年内有35例(76.09%)患者存活,3年有11例(23.91%)患者存活。结论: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治疗有效果,能减轻患者病情,通过治疗可延长患者寿命,治疗过程与近期治疗、放疗计量、预后护理均有密切关系,临床采取放疗治疗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柳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助产士对产妇进行全程陪护护理干预,探究该方法对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上半年在该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将其分为陪护组及正常组,分别进行全程陪护干预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陪护组产后2 h 内患者有出血现象例数为1例,正常组为3例,产后2~24 h,陪护组无出血例数,正常组有1例出现相应症状,陪护组出血情况低于正常组(P <0.05)。结论:对产妇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陪护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事件的发生,对改善产妇产后相应症状具有一定益处,可作为自然分娩的常规辅助护理方法。

    作者:孟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护理质量评分(97.2±2.3)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3%,护理质量评分(83.5±2.2)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甄秀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体检流程,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流程,比较分析两组人员的体检质量、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以及体检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80例受检人员在体检质量、检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及满意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体检流程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满意度,降低体检不适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面重建图像用于尘肺诊断的标准与临床应用

    目的:尘肺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多层螺旋 CT 行全肺螺旋扫描,根据患者的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进行诊断。结果: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上,92例患者见有不同程度的尘肺样改变。双肺弥漫性或散在大阴影7例,其中4例内可见钙化;小阴影85例。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上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35例(淋巴结有钙化者21例)、肺结核7例、肺气肿53例、胸膜黏连或肥厚33例、肺部炎症4例、胸腔积液3例、气胸3例。出现广泛弥漫的小叶间隔增厚5例、小叶中心型气肿46例、瘢痕型肺气肿9例、小叶间隔增厚86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40例、磨玻璃样阴影39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用于诊断尘肺病,疗效可靠。

    作者:韩兴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对于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发生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共计18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有效例数共8例,差1例,有效率88.9%;对照组中有效例数4例,差5例,有效率44.4%。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应对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中双侧钢板固定效果显著,应用过程为见不良反应报道,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韦荣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切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在通风石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联合组采取手术切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0.8%,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常规组(P <0.05)。结论:对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采取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王育林;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严重手外伤行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运用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资料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SDS、SF -36、SAS 以及 ADL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较护理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方面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对颅脑外伤康复期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芯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窦状卵泡数、妊娠时间、妊娠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妊娠率高以及不良反应少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一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8例乳腺占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结果:乳腺高频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炎性包块及乳腺恶性肿块的准确率分别为100%、100%、87.34%、72.22%及65.79%;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血管数、血管分布密度及血管分布面积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乳腺占位性疾病患者来说,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将疾病的良、恶性明确的诊断出来。

    作者: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研究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4例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标识作为研究组,将实施护理标识前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7.4%明显低于参照组24.0%,患者满意度96.3%高于参照组80.0%,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严曹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本次对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量和引流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对患者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魏训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运动疗法加腹针针刺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后,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 评分法),然后行组间及组内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9.12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接近(t =1.025、1.067、0.856、0.954,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F =15.347、6.316、16.389、12.346,P <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所缓解(F =8.756、6.004、7.258、5.317,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t =5.319、6.315、4.167,P <0.05),两组患者的三角肌肌力接近(t =1.215,P >0.05)。结论: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是急性期肩周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应用。

    作者:彭继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另外52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作为观察组;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血肿量、GCS 评分及 ADL 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0.77%,显著大于对照组的51.92%;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早期应用补阳还五汤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生活质量,增大残余血肿吸收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手术类型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行肠道修补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以及乳房癌根治术等手术造成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行肝、脾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半量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采用全量抗生素(P <0.05)。结论:导致普外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以及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抗生素对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半量抗生素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切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方法。

    作者:李维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癌65例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离院后自行进行功能锻炼,延续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予以家庭和电话进行随访干预,并比较6个月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延续干预组患者其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等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家庭和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以及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作者:马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探究。方法:使用在该院进行诊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60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结果:在60位病人当中,阴道试产成功率达到86%,再次剖宫产有67%,有1例病人出现子宫破裂的现象,阴道分娩出血量小于剖宫产组。结论:对于能够满足阴道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使用阴道试产可以在临床中实现。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吴素蓉;李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0~70岁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60~7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社区接受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44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按照规范化管理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对日常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以及身体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的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管理进行有效的判定。结果:接受规范化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血压值变化的结果由管理前的(151,86±1.9,1.2)下降至管理后的(138,82±1.5,0.7),相较于对照组的(146,86±1.8,1.3)有了极为明显的下降。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有效的改进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刘友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