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研究

刘琦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复位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析胫骨平台骨折运用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有限切开膝关节囊外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复位内固定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孕酮值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而孕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屈孕酮较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更佳,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低,更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王平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杭州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杭州地区医院门诊检查证实为脂肪性肝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年龄越大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脂肪性肝病、高甘油三脂、高总胆固醇、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比较多,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复杂,危险因素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体重,保证各项指标正常,进而达到预防脂肪性肝病的目的。

    作者:吕祥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咳喘冲剂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评估及报道

    目的:评价小儿慢行支气管炎用咳喘冲剂治疗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纳入该院呼吸内科在时间段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区间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儿共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用咳喘冲剂治疗。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显著(P <0.05)。结论:咳喘冲剂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其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守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彩超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彩超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1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彩超检查,对两超诊断的临床价值。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 E /A 值、E 值以及 Em 值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在 Em /Am、Am、ST -T 改变阳性率以及 A 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彩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评价患者的心功能,为临床上制定治疗和预防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宗晓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的检测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 -二聚体的临床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科2014年08月至2016年01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5例(A 组),同期选取45名体检者作 B 组,对所有入选对象血浆 D -二聚体值进行测定,并观察、对比其测定结果。结果:对所有入选对象测定结果进行评定后,发现 A 组入选患者血浆 D -二聚体值比 B 组高,且患者神经功能组织的障碍程度和血浆 D -二聚体值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P <0.05)。结论: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 -二聚体,除了可客观判断患者病情外,还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邹品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巴德针穿刺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巴德活检针穿刺进行诊断,分析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将穿刺标本送检,所得病检报告为:乳腺恶性肿瘤30例,其中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8例,黏液性腺癌3例,大 B 性淋巴瘤2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3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再行石蜡及免疫组化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乳腺良性疾病22例,其中肉芽肿性炎3例,乳腺增生病10例,纤维腺病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6例,22例患者均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再行活检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诊断准确性高、简便、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信洪强;杨东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得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协助生活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2例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及手后均无大出血现象发生,恢复状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4.88%),术后住院时间短,平均约为4 d。结论:针对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实际性,能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雪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在临床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采用 Fugl -Meyer 评定法(FMA)评价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 FMA、MBI 评分变化情况及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 FMA、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天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老年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主要的方法,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为本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花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咯血患儿经纤支镜清理支气管血栓的护理

    总结了1例咯血患儿局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采取了术前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止血、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患儿咯血好转,营养、精神状况改善,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瑶;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手术类型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行肠道修补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以及乳房癌根治术等手术造成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行肝、脾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半量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采用全量抗生素(P <0.05)。结论:导致普外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以及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抗生素对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半量抗生素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切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方法。

    作者:李维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5例腺性膀胱炎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究腺性膀胱炎的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2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尿道膀胱病灶电灼与电切术,给予一定的心理照顾。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其中22例痊愈,2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为88%。执行科学护理与健康指导,所有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都被清除,以饱满精神状态进行治疗。结论:执行科学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腺性膀胱炎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30例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医院出现 HICH 术后并发症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给予治疗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术后住院时间2~71 d,平均(21±13)d,死亡率13.33%,重度残疾40.0%;入院时 NIHSS 评分(16.4±2.2)分,14 d 后(14.1±3.5)分,30 d 后(12.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40.0%。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张巧玫;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纳入糖尿病58例,单盲法分组。实施综合护理者有29例,为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者有29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下降幅度更大,优良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综合护理有显著效果,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依从性提高,可推广。

    作者:席亚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本文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临床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广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后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到脑中风患者后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运动障碍严重程度(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LD)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 ESS、FMA、ALD 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刘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切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在通风石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联合组采取手术切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0.8%,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常规组(P <0.05)。结论:对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采取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王育林;黄书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对比2组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骨盆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实验组骨盆骨折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损伤控制理论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和单一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支气管哮喘病的疗效,将两种用药方式对比,即:孟鲁司特纳与布地奈德合用和其中一种药物单用。方法:不分条件地抽出60名病人,都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将其均分,各自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3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选择两种药物合用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法。实验时间为一周,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疾病治疗情况,具体从病症恢复程度、肺功能等。结果:经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从患者的整体症状、哮喘发作次数等方面进行观察,经观察,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小组效果更好,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治疗支气管哮喘病。

    作者:吴文胜;王洪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本次对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量和引流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对患者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魏训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