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维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挫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 =10.7375,P <0.05)。结论:对脑挫裂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桂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64例经普通平片检查明确骨折、可疑骨折或未发现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 CT 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评价和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显示骨折情况的异同。结果:多层螺旋 CT 重建后处理技术可直观、准确显示各类型骨折或脱位情况,与普通平片检查方式相比,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结论: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处理技术可更好的观察到骨关节骨折患者具体骨折情况和移位变化,针对隐匿性骨折,多层螺旋 CT诊断准确率优于普通平片,二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作者:王大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97%、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方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门诊处确诊为冠心病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8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4.44%;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1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干预组护理工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38%,干预组行为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97.37%),患者对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国医疗卫生的保健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中药学,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形势下,中药会走向何方,中药学的医疗前景又会如何变化,中药学是否有发展的必要等等问题需要我们一一深思。本文以中药学发展为理论基础,了解中药学发展现状及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我国中药学未来发展建议,以期望对我国中药学医疗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将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即腹腔镜下剔除术、开腹剔除术、经阴道剔除术,比较分析三种剔除术的临床特点,探寻较好的手术方式,以增强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整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子宫肌瘤患者所做手术资料,随机抽取经阴道剔除患者46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采用开腹剔除术患者55例,将三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排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做比较。结果:三组对比发现,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用时方面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经阴道剔除术手术时间相对短,其他方面无太大差异。结论:经阴道剔除术与腹腔剔除术通常出血少、用时短且手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这在微创手术中是具有优势的,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我们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高军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血压控制率79.41%,满意度73.53%;干预组血压控制率94.12%,满意度97.06%;干预组血压控制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细致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进病情恢复和稳定,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严重手外伤行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护理中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应用于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利素文;区晓芬;梁伟玲;陈景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脱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治疗的196例患者,其中胫神经损伤的患者为59例,腓总神经损伤119例,联合损伤18例,对患者均采用脱位复位、坐骨神经痛及骨折探查。结果: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提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在手术后3个月其神经功能优良率提升明显,优良率为93.6%,神经损伤优良率与联合损伤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 <0.05)。结论:在髋臼骨折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徐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根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病人5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病情使用可塑性根骨钛板,进行植入固定修复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结果:对50名病人治疗后效果进行总结发现,治愈时间为(2.3±0.9)个月。无感染和局部皮肤坏死出现。结论:对患有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病人实施可塑性根骨钛板,进行植入固定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的常用的优秀治疗方法。
作者:吴照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38例在该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3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开展医学美容手术的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常规麻醉组各34例,对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匀速滴注0.6 mg/kg 氯胺酮、2 mg/kg 丙泊酚与0.002 mg/kg 芬太尼,观察麻醉状态,并注射8 mg/h 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对于常规麻醉组患者,应用安定进行诱导,滴注0.1%氯胺酮与1%普鲁卡因复合液,并应用羧基丁酸钠,直到手术结束。结果:在麻醉效果上,复合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29、4、1、0,常规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20、12、2、0,复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显然优于常规麻醉组(P <0.05)。在手术效果上,两组患者均满意,其中复合麻醉组中1例患者躁动,常规麻醉组中2例恶心、呕吐。结论:在医学美容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与氯胺酮的复合麻醉方式,效果理想、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导致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的管理与预防手术感染。方法: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5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根据统计,共发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11例,占收治病例的0.71%,在11感染者中,骨科无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为7例,1至2小时间的为3例,1小时以内的1例。并且与是否接台手术、手术室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加强管理,提高作业标准与检查监督措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有50名消化内科患者。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实施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的优质化护理。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可知,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84.2%,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6.8%,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同时对照组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十分明显的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消化内科内实施优质的护理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患者的恢复,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就医的126例深度烧伤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及体位康复护理,必要时需要进行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所有患者穿戴弹力套、使用瘢痕贴,时间为半年到一年,或者更长。结果:126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了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120例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瘢痕挛缩极为明显。结论:对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防止患者关节部门瘢痕的增生和挛缩畸形,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陆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到2015年3月该院一共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均给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所有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评分、症状评分以及试验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在疾病知识了解评分高于护理前,在症状评分以及试验评分均显著于低于护理干预前(P <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采用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移朋;陈路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84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评分(P <0.05)。结论:于妊高症产妇一般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舒缓产妇的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传统洗胃法,另一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管洗胃,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是(28.20±6.91)min,对照组是(35.33±5.42)min,差异性较大(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改良胃管洗胃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姜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精神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所接收重症精神病患者156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T3、T4、FT3、FT4,并采用免疫放射法对 TSH 进行检查。结果:156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单项、部分指标异常的患者占23.08%(36例),其中,单项 T3升高者占1.28%(2例),单项 T3降低者占0.64%(1例),单项 T4升高者占2.56%(4例),单项 FT3升高者占0.64%(1例),单项FT4升高者占2.56%(4例),单项 TSH 升高者4.49%(7例),单项 TSH 降低者占2.56%(4例),T3、FT3同时升高者占2.56%(4例),T4、FT4同时升高者占3.85%(6例),FT3、FT4同时升高者占1.92%(3例)。甲状腺各项指标全部正常的76.9%。结论:重症精神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指导精神科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徐元光;殷雪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