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健康教育卡在定期静脉输液预防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温晓英;张玲;高宝君;李玲

关键词:健康教育, 定期静脉输液, 预防脑卒中, 健康教育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健康教育卡在定期静脉输液预防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在门诊输液中心定期静脉输液预防脑卒中的7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收治的93例同病种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自制健康教育卡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用自制健康教育卡为定期静脉输液预防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在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颈型颈椎病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7例,比较组病人给予针灸治疗,探究组病人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高,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针灸和推拿的联合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刘正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和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终均治愈,并没有1例患者死亡。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0.6±0.1)h 明显少于对照组[(1.7±0.1)h,P <0.05]。对照组中18例患者出现气颅,1例患者对侧发生颅内血肿;观察组中8例患者出现气颅,并没有患者出现对侧颅内血肿,观察组患者术后气颅发生率(40%)、对侧颅内血肿发生率(0%)明显高于对照组(90%、5%,P <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血肿钻孔引流术的过程中采用尿激酶进行引流的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也可有效降低术后气颅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广卫;司马国忠;唐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下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与阻滞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下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与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针对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针对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感觉阻滞时间。结果:基于不同方式作用下,实验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同时,基于不同时点,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下肢手术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晓霞;王维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6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门诊治疗的妊娠期合并念珠菌阴道炎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达克宁栓与克霉唑栓治疗,治疗后5 d、20 d 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0%、91%,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83%、94%;对照组5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1%、79%,20 d 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63%、8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达克宁栓治疗效果优于克霉唑栓,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炎高效、快捷、无副作用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红;徐洋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结肠息肉27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该院通过对结肠息肉发病状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程度肠息肉的诊断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机选取的27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肠息肉患者在诊疗期间选择药物治疗的频率高,选择一般支持疗法的频率低。65%的结肠息肉患者选择做手术切除,35%的患者选择科学的饮食、作息和锻炼这一慢性诊疗方法。结论:本院需要进一步规范对结肠息肉患者的药物诊疗和护理情况。

    作者:洪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益心汤)和西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P <0.05)。结论:将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疗效理想,推荐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论营养宣教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营养宣教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10月入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宣教干预组和对照组。营养宣教干预组患者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通过书面宣教、图文宣传和口头宣教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结果:营养宣教干预组与对照组血糖比较,有显著差异(P <0.5)营养宣教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营养宣教,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使患者掌握相关的营养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B超检测羊水过少和围产结局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 B 超检测对羊水过少和围产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B 超检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顺产、计划剖宫产、急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羊水轻度混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重度窒息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孕妇妊娠期间,使用 B 超检测对羊水过少和围产结局的患者进行诊断检测,能够实现良好的检测效果,对孕妇的围产结局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群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脓肿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 fenix 结核性脓肿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该院接收的30例结核性脓肿患者来进行研究,为这些患者提供结核性脓肿病灶一次清除治疗,术后提供抗结核治疗,用九一丹进行创腔换药,脓被吸收后使用生肌散治疗,结合蜈蚣蛋口服三个月治疗,治疗后进行半年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结果:共有痊愈患者29例,患者创腔在2 w 内完全愈合,长愈合周期是2个月,没有残余脓肿以及窦道情况出现,在随访过程中没有新结合脓肿出现,1例复发,经再次局部病灶清除及换药后痊愈。结论:结核性脓肿疾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就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做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糖尿病病患,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两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55%显然低于观察组94%(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在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率控制上都不及观察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极好的对血糖和并发率进行控制,也可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是一种安全且效果较好的临床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和应用。

    作者:刘秋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频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 B 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 B 超检查,并经过病理证实,对比高频 B 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高频 B 超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准确率分别为91.7%、88%。且对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检测图像特点能清楚区分。结论:综上所述,高频 B 超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吴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应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术后的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的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3.78%。,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综合的康复护理,可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有助于骨折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和身体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作者:顾颖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之前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和对照组(在患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入院治疗),对比分析入院抢救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5~20 min,对照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25~50 min,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平均(15.1±4.9)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31.1±5.9)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良好7例,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对照组治疗良好2例,残疾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实验组患者死亡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雄;林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病案延迟归档的影响与对策

    病案是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文件资料,包括患者本人或他人对病情的主观描述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客观检查结果及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分析、诊疗过程和转归情况的记录以及与之相关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单据。病案的回收管理是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只有对病案做到及时回收,才能确保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病案延迟归档的现象,不仅影响数据统计及利用、质量监控,甚至造成患方不必要投诉和纠纷。本文主要分析病案延迟归档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对策。

    作者:蔡伟;刘宏;王声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肩周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运动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以巨脾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

    通过我院收治的一例以脾肿大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患者的报道。学习关于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案,进一步掌握该病的诊断,减少临床误诊、漏诊。

    作者:严桥路;尹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组织切片制作质量的操作技巧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以及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组织切片的制作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首先,待切样品的质量是关键因素,而样品质量取决于前期处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其次,在常规组织制片中,切片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标本的观察效果。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学夲制作切片的质量。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前后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忽视了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冠心病的多发人群开始转向于年轻人[1]。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近几年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运用十分广泛,其具有止血快、缩短了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势[2]。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2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分析及相关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关防控措施,为以后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异物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及糖尿病史等,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

    作者:赵文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分析。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给予综合护理,利于患者康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