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组织切片制作质量的操作技巧

王青

关键词:职校学生, 组织切片制作, 质量技巧
摘要: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以及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组织切片的制作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首先,待切样品的质量是关键因素,而样品质量取决于前期处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其次,在常规组织制片中,切片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标本的观察效果。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学夲制作切片的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治疗重症脓毒血症56例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对于重症脓毒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比分析治疗后的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炎症水平及 SOFA 评分、APACHEⅡ评分和脏器功能明显较对照组好。结论:采用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命体征、炎症水平和脏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雯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呼吸内科收治行常规护理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此阶段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加强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将总结的安全防范与管理的措施运用到2015年呼吸内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隐患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加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管理的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常规内科护理的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临床需提高重视,根据护理安全隐患不同给予针对性管理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范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胡恩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呈自限性过程,多数病例在一周内痊愈,然而重症病例并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损害,起病急,进展快,直接危及患儿生命。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引起,侵犯神经系统后致使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周围循环障碍、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2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方法:对52例小儿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占81.8%;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以有多种表现,有的仅表现发热、眼睑浮肿、皮疹,部分除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对淋巴结、发热、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需行白细胞分类,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血清 EBIgM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 EB 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差,病情凶险,应加强监测。

    作者:赵敏;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应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术后的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的康复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3.78%。,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综合的康复护理,可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有助于骨折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和身体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作者:顾颖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9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患者96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所选96例患者有8例放弃治疗,死亡16例,其他7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都能够达到好转以上。结论:老年脑血管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容易导致病情延误,临床上的死亡率非常高,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娄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行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在确诊患儿为过敏性支气管炎后,给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观察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在服药后,患者在3~7 d 内症状消失的共32例,在7~12 d 症状消失的共24例,在13~20 d 症状消失为44例,所有患者基本在服药3 w 左右治愈。结论:对于长期反复咳嗽用抗生素及化痰止咳不能缓解的患儿,要充分考虑到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可能,及时对患儿进行诊断并采取治疗,对患儿身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8例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采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给予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控制感染护理等。观察护理后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58例患者护理后发生排尿困难2例,58例患者排尿功能优50例,良7例,无效1例,优良率达98.3%。随访6个月~1年中,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在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后,经针对性护理,患者多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用。

    作者:顾盛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主要是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人数为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方式,实验组则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就行观察。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1.4%,并发症发生概率则是为3.1%。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73.1%,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9.1%。实验组患者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阳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对于缓和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出现疼痛反应当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150例不需要辅助呼吸并且没有应用过镇痛和镇静药品,日龄在10天的34周作用早产儿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例数为75例。对照组患者不需要实行干预,研究组选择袋鼠式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啼哭的维持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持续啼哭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1)。结论:选择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可以将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产生的疼痛感有效减轻。

    作者:沈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管窥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患临床护理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3例,A 组护理为常规方案,B组护理为常规+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观察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结果:A 组护理后 SCL -90评分与之前差异不显著(P >0.05),B 组差异明显(P <0.05),且护理后,B 组明显比 A 组评分高(P <0.05)。结论:护理人员配合健康教育为高血压病患实施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进行推广。

    作者:丁冬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对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在该院门诊做系统保健的婴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定义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干预组婴儿喂养人定期参加辅食添加知识讲座以及个体化的喂养行为指导,对照组婴儿按照保健常规进行体检、育儿指导。而后对这两组婴儿的体格发育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婴儿的饮食行为问题、辅食添加情况、家庭喂养行为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干预组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 <0.05);两组婴儿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对照组肥胖、超重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 <0.05)。结论:在婴儿时期,正确的添加辅食、科学的喂养行为指导,对于树立喂养人正确的喂养观念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建立良好的家庭食物环境,有效促进了婴幼儿合理喂养以及健康教育,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刘燕霞;于红梅;刘怡;李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武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对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近年来上报数据的统计、分析,使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各流通环节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要性,积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益心汤)和西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P <0.05)。结论:将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疗效理想,推荐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诊断价值的分析比较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正确率的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期间经临床确诊的236例宫外孕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3.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6.6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23.7484,P =0.00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各种典型宫外孕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早期诊断宫外孕的有效方法,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抢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 <0.05);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银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研究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见于35~40岁之后发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多,除了家族遗传性,环境、体质、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都是致病因素。中医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拥有以及后天获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特有的性质,是人生长发育形成的专有的、独特的个体特性,体质与发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以中医体质的概念来研究发病原因,探讨体质对糖尿病的影响和内在联系,从而对症下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郑自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部创伤的 CT 表现及其临床价值研究构建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的 CT 表现,以及 CT 应用于胸部创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胸部创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层螺旋 CT 机对其创伤处进行扫描,并对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 CT 表现为胸腔积血、肺挫裂伤、肺撕裂伤、气胸、胸廓骨骼骨折、纵隔血肿、纵隔气肿等。结论:不同胸部创伤患者的 CT 影像学特点不同,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多层螺旋 CT 用于诊断胸部创伤的准确率高,有利于医生快速掌握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手段,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共56例,随机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有28例,设对照组;接受全面护理有28例,设实验组。两组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全面护理效果佳,宜推广运用。

    作者: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