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异位妊娠,相对于单纯的保守治疗措施,联合中西医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殷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108例,其中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者54例为观察组,经腹子宫肌瘤剜除术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发热率也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能有效缩短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有利于患者子宫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陆燕运;黄婉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急诊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将其平均分成常规手术组与微创手术组各60例,常规手术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微创手术组采用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差异显著(P <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止痛药用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微创技术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郑勇;吕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验证真空高温高压蒸汽对手术包的灭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蜡样芽胞杆菌作为指示菌,将细菌包裹于手术包内进行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通过此种方法来验证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灭菌效果。结果: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对手术包中3种试验菌株灭菌都有较好的效果,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100.0%,对蜡样芽胞杆菌灭菌率为88%。结论: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能满足大部分手术包中的的灭菌要求。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和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择来该院就诊的腹部损伤患者110例,采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即对比组及研究组。其中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低于对比组(P <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体温、乳酸恢复情况均优于对比组(P <0.05)。结论:利用损伤控制手术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腹部损伤患者死亡率,缩短其恢复时间。
作者:龙永锦;候静;刘阿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关防控措施,为以后临床防治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手术致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引起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伤口异物状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类型及糖尿病史等,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影响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规避风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术流程,减少患者的感染概率。
作者:赵文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资料,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诱发患者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对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9(37.50%)例,生殖道裂伤6(25.00%)例,胎盘因素6(25.00%)例,凝血功能障碍3(12.50%)例。经治疗后,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5.83%,其中1例患者,应家属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详尽掌握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做好防治工作。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在有效把握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治疗措施,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针对缺少输血条件的乡镇医院妇产科医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山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相对比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将该种药物与盐酸舒地尔结合使用,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且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效果。方法:收集呼吸衰竭患者共130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锐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对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近年来上报数据的统计、分析,使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各流通环节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重要性,积极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广大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正确率的比较,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两年期间经临床确诊的236例宫外孕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3.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6.61%,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23.7484,P =0.00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各种典型宫外孕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早期诊断宫外孕的有效方法,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肩周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运动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5%(P <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浩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分析。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给予综合护理,利于患者康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及显微镜镜检,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联合检验的阳性率为30.00%,阴性率为61.00%,待镜检率为9.00%;联合检验的镜检率(9.0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35.00%)、尿沉渣分析仪检验(43.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联合检验的漏检率(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6.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与尿沉渣分析仪检验(1.00%)相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的效果较好。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肥胖型孕妇血清中 C -反应蛋白含量和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分娩的孕妇中选出82例,其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分为一组,作为 A 组;未患有任何妊娠期并发症的孕妇分为一组,作为 B 组,每组各41例。分别测量两组孕妇的 C -反应蛋白含量。结果:A 组孕妇 C -反应蛋白含量为(4.06±1.37)mg/L,明显高于对比组(2.16±0.91)mg/L,同时 A 组孕妇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妊娠期孕妇体内 C -反应蛋白含量增高是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但需要与胰岛素抵抗等数据综合评价。
作者:王静馥;史志萍;徐勤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比较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甲组(n =45)、乙组(n =44)。甲组给予快速血清学检验,乙组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甲组、乙组患儿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2%、8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联用两种检测方式。
作者:刘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在平时的实践工作以及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组织切片的制作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组织切片的制作质量。首先,待切样品的质量是关键因素,而样品质量取决于前期处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其次,在常规组织制片中,切片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标本的观察效果。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技巧,可以提高学夲制作切片的质量。
作者:王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腔内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的效果。方法:盲抽42例尿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有患者均是男性,且均是闭合性尿道损伤,全部患者均采取腔内输尿管镜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留置导尿管,手术平均时间为(32.63±3.27)min。完成手术后1~2个月,37例排尿通畅,有5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对症处理后排尿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腔内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安全有效,成功率比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曾铁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误诊的患者原因及如何有效预防阑尾炎误诊的再次发生。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由结果探查原因,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3例阑尾炎误诊的患者中,女性误诊的原因为卵巢囊肿蒂扭转3例、输卵管结石1例、宫外孕1例、附件炎1例;男性误诊的原因急性胃肠炎1例、输尿管结石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例、畸胎瘤1例、克罗恩病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例。结论:误诊的疾病包括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结石、宫外孕、附件炎、急性胃肠炎、溃疡小穿孔、畸胎瘤、克罗恩病、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杨金华;周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