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

毛丽华

关键词:产科, 出血性休克, 临床原因, 治疗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就诊,且接受治疗的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资料,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诱发患者出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对24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9(37.50%)例,生殖道裂伤6(25.00%)例,胎盘因素6(25.00%)例,凝血功能障碍3(12.50%)例。经治疗后,2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5.83%,其中1例患者,应家属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详尽掌握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并做好防治工作。针对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在有效把握产科出血性休克临床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治疗措施,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针对缺少输血条件的乡镇医院妇产科医生,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男性乳腺癌合并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护理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约占乳腺癌的1%左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1]。男性乳腺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被忽视或误诊,患者心理压力大,肿瘤转移早,预后较差。但与女性乳腺癌相比,它具有特殊的自身的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癌合并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洪丽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比较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甲组(n =45)、乙组(n =44)。甲组给予快速血清学检验,乙组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甲组、乙组患儿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2%、8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联用两种检测方式。

    作者:刘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血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研究现状

    目的:研究白血病化疗所致便秘的护理现状。方法: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例如饮食护理、活动指导、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研究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便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的护理之后,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饮食、运动以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白血病化疗后产生便秘,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使得这一现状的到有效改善。

    作者:张琳琳;余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6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效果。方法:收集呼吸衰竭患者共130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锐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测试结果作为冠心病临床病理学“黄金标准”,抽取63例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价。超声心动图利用左室16节段法通过多切面检测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并探讨临床意义。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63例冠心病患者中,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5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敏感度为84.1%。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对非 ST 段抬高型心梗诊断率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无创检查手段,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108例,其中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者54例为观察组,经腹子宫肌瘤剜除术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发热率也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能有效缩短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有利于患者子宫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陆燕运;黄婉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对226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严密的隔离,做好各项护理及宣教,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此些患儿,进行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并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提高此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凌梅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紧急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充分掌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工作原理,正确识别报警原因,了解 IABP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 IABP 的有效实施。IABP 是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治疗,IABP 技术作为急性循环衰竭的过渡治疗临床应用逐渐增多, IABP 支持是稳定病人危重情况,以帮助过渡到稳定时进行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其它再灌注治疗,正确使用这一技术,可明显降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存活率。尽早 IABP 应用是患者获益的关键,IABP 的管理和护理是重要的环节,严肃认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加强术前术后监护、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淡永霞;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对性质量管理在门诊预检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针对性质量管理在提高门诊预检工作效率、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门诊近年来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问诊方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质量管理方法,对两组预检的工作效率、准确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问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8.7%,显著高于对照组(85.3%,P <0.05)。结论:门诊预检应用针对性质量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预检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分诊失误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尿液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有效性探究

    目的:探究尿液样本细菌培养的药敏性结果,并将探究结论用于指导医学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该院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873例,对其尿液样本实施药敏试验及其相关研究后,探讨所选患者尿液细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特征。结果:送检尿液中,有304例检出致病细菌株,阳性率34.82%,都是革兰阴性或阳性菌,当中以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多;药敏实验后得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受性较差,敏感率是1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受性较差,敏感率是96.98%,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可对这两种致病菌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对泌尿系统出现临床病症的病人实施药敏性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探索致病菌的类别、分布、耐药性等方面情况,且药敏结果能用于指导临床的用药工作。

    作者:葛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 AECOPD 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AECOPD 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胡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对于缓和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出现疼痛反应当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150例不需要辅助呼吸并且没有应用过镇痛和镇静药品,日龄在10天的34周作用早产儿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例数为75例。对照组患者不需要实行干预,研究组选择袋鼠式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啼哭的维持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持续啼哭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1)。结论:选择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可以将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产生的疼痛感有效减轻。

    作者:沈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HH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优良率达到85.00%。术后膝关节疼痛改善: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术后关节屈曲度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 <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严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探讨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数量大致相等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其家族史,初诊血压水平,病程及特点等进行调查,分析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继发性患者的病程小于原发性患者,就诊年龄有高血压家族史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继发性高血压病程比较短,大多没有血脂代谢异常的状况,会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发病年级较轻者高度被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可疑者常规电解质以及 CT 检查,可以促进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

    作者:王冲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使用生化设备维修快速处理故障要点

    本文以生化设备为主题,探讨相关的故障要点与维修处理措施。首先对生化设备的养护与维修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易出现的故障,并结合维修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引起对这方面问题的更多关注与更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维修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作者:谢泽华;谢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某县抗病毒治疗门诊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9例艾滋病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艾滋病患者随访时常见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问题、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治疗费用和失访或停药等。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在随访中应根据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熊翠红;刘冬雪;韦海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47例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47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需要截肢而放弃手术外,出现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出现1例胰瘘以及1例胆瘘患者,胰瘘患者治疗0.5 n 后痊愈,胆瘘患者于治疗0.6 n 后痊愈。其中1例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语言障碍,其余患者全部生存出院。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能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保留了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病死率。

    作者:宋长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并呼吸衰竭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110例尘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55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营养支持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尘肺并呼吸衰竭能起到较好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闫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2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方法:对52例小儿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占81.8%;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以有多种表现,有的仅表现发热、眼睑浮肿、皮疹,部分除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外,其他多器官也可受累,多数患者多脏器损害。结论:对淋巴结、发热、肝、脾无明原因肿大且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者,需行白细胞分类,特别是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血清 EBIgM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肝功能受累及血液系统改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 EB 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差,病情凶险,应加强监测。

    作者:赵敏;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