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锦
目的:主要是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人数为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方式,实验组则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就行观察。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1.4%,并发症发生概率则是为3.1%。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73.1%,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9.1%。实验组患者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阳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对226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严密的隔离,做好各项护理及宣教,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此些患儿,进行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并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提高此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凌梅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我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给予血压控制,并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系统化护理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系统化护理之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幅度均低于系统化护理前(P <0.05);53例患者中,对护理总满意49例,满意率92.4%。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升血压控制的效果、减轻疼痛、延缓疾病进展,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罗金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护理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部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96例前置胎盘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前置胎盘孕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前置胎盘孕妇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48例产妇产前出血和对照组相比(P >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对护理的服务态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程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以及提高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闫树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静脉输注的途径移植脐血干细胞,观察比较移植前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清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移植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清蛋白(59.45±5.03 U /L、35.46±1.03μmol /L、18.26±1.62 s、20.36±4.51 g/L)都明显的低于移植前(78.56±12.03 U /L、45.13±4.12μmol /L、20.13±5.16 s、29.15±2.16 g/L),患者移植前后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是临床上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肝脏支持的作用。
作者:么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中药药学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79%;影响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结论:中药药学服务应用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安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干预在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的临床作用。方法: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的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患者在术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针对术中压疮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在手术室进行护理干预对降低术中压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严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共300例。将患者分为正常耐糖量组、糖调节受损组及糖尿病组。通过相应的对比和研究工作我们在这300例患者中发现,正常耐糖量的患者的共有60例,糖调节受损的患者的共有30例,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20例。通过相应的对比和研究工作我们发现正常耐糖量和糖尿病患者的指数水平比正常的耐糖量组高,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相应的对比和研究工作发现,心内科的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较高,非冠心病患者的在进行检测和治疗的过程中糖代谢较为异常,因此应当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糖耐量的检查工作。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山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相对比单纯的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将该种药物与盐酸舒地尔结合使用,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且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护理干预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治疗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焦虑是个体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威胁,以紧张、焦虑、惊慌、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的消极情绪,焦虑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其血压形成和发病与人们的心理状况有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绪和社会心理因素。据资料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占到20%~40%,焦虑是引起高血压和导致血压波动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护理干预属于个性化护理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通过改变患者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改变其对疾病的不良认知,不但可消除患者的焦虑,还可减弱或消除患者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以及异常的行为,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和治疗依从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实施阴道顺产的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后,阴道顺产孕妇阴道出血减少情况。方法:收集该院产科进行阴道顺产的孕妇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实施预防性出血护理和普通护理。孕妇分娩结束后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病人的阴道出血量。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阴道出血量。结论:对阴道顺产的孕妇实施预防出血性护理,可以大幅度降低阴道出血量。
作者:赵广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基于缺血性脑中风的病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结合近年来有关药物治疗该类病症的研究报道,重点对神经保护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对新药研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许春立;徐敉;王琦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所接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人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7%,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短时间内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助其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常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文从门诊、分诊、护患沟通的具体内容出发,围绕沟通技巧,分析如何加强护患之间友好关系的具体策略,从语言、目的、患者的差异性等角度,探究沟通的重要性,展开一系列讨论。
作者:何莲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益心汤)和西医组(32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西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P <0.05)。结论:将益心汤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疗效理想,推荐使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均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的疾病治疗优良率为97.9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53±0.38)周,疗效明显。结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时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疗效显著。
作者:赵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有效措施。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2014~2015年消化内科风险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10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选取2013~2014年消化内科未采取风险管理的965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焦虑心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药品出错率、患者投诉率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充分利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
作者:李玲;罗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45.09±7.11)、焦虑心理评分(43.07±6.11)、护理总满意度100%均优于对照组(52.08±8.13)、(53.12±8.09)、87.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健康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使患者心理健康良好发展,提高其承担各种压力的能力,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罗兰;李玲;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原因及其对疼痛进行护理所达到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症创伤骨科患者2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 >0.05),但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急症创伤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进行观察及评估,并针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这一护理模式可有效患者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管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日趋广泛,为了更好的推广腹腔镜技术,减少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提高学习效率,亟需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的培训方法。由于腹腔镜技术与传统手术有着诸多不同,针对腹腔镜技术的培训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和思维方式,因此,建立系统性的腹腔镜教学和培养体制变得尤为重要。
作者:平季根;何雪峰;温端改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