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周春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全面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共56例,随机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有28例,设对照组;接受全面护理有28例,设实验组。两组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全面护理效果佳,宜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孕期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苏打治疗,观察组采用小苏打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克霉唑栓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克霉唑栓;念珠菌阴道炎;效果。

    作者:郑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炎合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胃炎合剂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胃炎合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4.4%,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腹部疼痛、暖气以及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时候,相对于单纯的莫沙比利治疗措施,联合胃炎合剂展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筠竹;郭启婷;张冬皎;于今惠;刘云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对于缓和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出现疼痛反应当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150例不需要辅助呼吸并且没有应用过镇痛和镇静药品,日龄在10天的34周作用早产儿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例数为75例。对照组患者不需要实行干预,研究组选择袋鼠式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啼哭的维持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持续啼哭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1)。结论:选择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可以将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产生的疼痛感有效减轻。

    作者:沈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B超检测羊水过少和围产结局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 B 超检测对羊水过少和围产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B 超检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顺产、计划剖宫产、急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羊水轻度混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重度窒息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孕妇妊娠期间,使用 B 超检测对羊水过少和围产结局的患者进行诊断检测,能够实现良好的检测效果,对孕妇的围产结局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群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2010-2014年同心县布鲁氏菌病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同心县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为同心县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4年73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依据 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布鲁氏菌病患者中农民高,占89.12%;男性多于女性,占77.14%;患者多集中在25~55岁年龄段;全县各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同心县布鲁氏菌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黑耀月;吴学玲;马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防风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防风有效部位的药理作用。方法:以小鼠实验为基础,探讨方粉有效部位对醋酸炎症小鼠模型血液动力学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分别记录空白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小鼠模型红细胞压积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中剂量防风可以有效降低红细胞压积率,提升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大剂量防风可以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结论:防风可以有效治疗炎性病症,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提升凝血酶原的时间。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HH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优良率达到85.00%。术后膝关节疼痛改善: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术后关节屈曲度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 <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严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应用中医治疗方案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方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桂红;周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退热口服液对小儿上感发热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小儿退热口服液对小儿上感发热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感发热患儿14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74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输入病毒唑以及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退热口服液实施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4例患儿24小时内其体温能够降到正常数值,同时体温较高的现象没有反弹的患者有72,总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74例患儿24 h 内其体温能够降到正常数值,同时体温较高的现象没有反弹的患者有6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小儿退热口服液对小儿上感发热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付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深入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到该院接收治疗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将60例患者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强心剂和利尿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比较现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内科治疗方法作用于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行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在确诊患儿为过敏性支气管炎后,给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观察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在服药后,患者在3~7 d 内症状消失的共32例,在7~12 d 症状消失的共24例,在13~20 d 症状消失为44例,所有患者基本在服药3 w 左右治愈。结论:对于长期反复咳嗽用抗生素及化痰止咳不能缓解的患儿,要充分考虑到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可能,及时对患儿进行诊断并采取治疗,对患儿身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120例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临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也进行常规护理,且增加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待患者护理过程整体结束后,将使用不同护理步骤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在护理过程结束后,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 PICC 置管术后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玉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所有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前后 HSS 评分、AKSS 评分、Lysholm 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必良;李钟;廖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94例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骨关节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比较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甲组(n =45)、乙组(n =44)。甲组给予快速血清学检验,乙组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患儿检测结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甲组、乙组患儿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2%、8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为了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联用两种检测方式。

    作者:刘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究社区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性。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未开展药学服务社区药房病例15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开展药学服务社区药房病例150例作为实验组。对2组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例用药的准确性、处方不合理情况、药物质量问题、服药依从性等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社区病房开展药学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周含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频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 B 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共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 B 超检查,并经过病理证实,对比高频 B 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高频 B 超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中准确率分别为91.7%、88%。且对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检测图像特点能清楚区分。结论:综上所述,高频 B 超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吴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采用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均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的疾病治疗优良率为97.92%,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53±0.38)周,疗效明显。结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时采取有限肘关节外侧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疗效显著。

    作者:赵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152例异位妊娠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观察组经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包块大小、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37%(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包块大小、血β-HCG 值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异位妊娠中选择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具有明显效果,减小包块,改善β-HCG,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80例 X 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使用 X 线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的颈椎病患者均使用 X 线确诊,同时对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 X 线诊断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颈椎4~6椎间隙前窄后宽15例,颈椎曲度改变34例,颈椎失稳18例,韧带钙化20例,椎间孔变形15例。结论:将 X 线诊断方法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谭玉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