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目的:本文针对他汀类药物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所接受的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曲美他嗪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他汀类药物与曲美他嗪药物联用治疗,对比两组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显效为1 5例,占65%;有效为6例,占26%;无效为2例,占8%.对照组显效为4例,占17%;有效为14例,占60%;无效为5例,占21%.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心绞痛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有效减轻患者病症,增强身体体质,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布左热木·阿布都热依木;古丽尼沙·吾布力卡斯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留置的佳长度.方法:将本科1 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4例,两组患者均选择健侧上肢前臂静脉进行穿刺.观察组将留置针导管外露2-3mm,对照组将留置针导管完全置入;分别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的发生率、渗出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观察组静脉炎、渗出发生率及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肢体使用静脉留置针外露2-3mm,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医疗耗材,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锦懿;郭声敏;万腾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应用于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创伤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设为VSD组,采用常规引流方式的病人则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临床效果.结果:VSD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和80.0%,VSD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在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面,VSD组病人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P< 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在骨创术后感染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时,使用红花注射液对hsCRP、VEGF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红花注射液作为辅助,20mg/次,1日/次.对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sCRP、VEGF和TGF-β1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VEGF和TGF-β1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时,使用红花注射液有着极佳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sCRP水平,提升患者的VEGF以及TGF-β1水平,而且治疗效果极佳,安全性高,因此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秦增贵;崔登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哮喘和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以我院201 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更优(P<0.05),SGRQ评分、症状评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比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进行治疗可获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使用.
作者:彭碧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降低碎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对实验组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疾病认知情况以及碎石术后的复发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碎石术后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而且疾病认知情况要优于常规组,两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尿结石的护理中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临床价值非常高,因此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是广大医学生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临床课程重要的导向课程之一[1].但是在中医临床专业,与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相比,存在着相关西医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且中医专业的影像学课时少,中医专业学生又具有与西医专业学生不同的特点及学习思维,所以想要学好医学影像诊断学尤为不易.因此,本文就中医院校医学影像诊断学传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出更适合中医院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作者:李岩;耿进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对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 2017年9月收治的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对照组34例.研究组的患者为房颤组,对照组为非房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颅内出血转化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NHSS评分、肺部感染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90天预后良好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淑俊;马革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 3年1月-2017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1 6例.其中强化他汀治疗组98例,非强化他汀治疗组118列,观察治疗后2W、治疗后1M、治疗后2M、治疗后3M患者LDL、hsCRP、NIHSS的变化.结果:强化他汀治疗组较非强化他汀治疗组相比,在治疗后2W、1M、2M、3M,LDL、hsCRP、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LDL、hsCRP降低幅度更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更快,临床获益更大.
作者:庾建英;依斯哈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9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护理价值.
作者:蔡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片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 6年7月至201 7年7月期间就诊的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尼莫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病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为26例,显效1 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38例(95%),较参照组相比略有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参照组相比有所降低;而BI评分与参照组相比略有升高,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尼莫地平片用于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控制患者病症,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有值得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周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我国卫生部门的水质检验工作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的日常饮用水以及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那么必定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产生.所以针对水质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测定是一项必要之举.笔者首先阐明了针对水质进行重金属测定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水源采样与质量控制材料,后就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几种主要测定方式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以备相关人士参考.
作者:李冠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与我院例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别抽取其2ml血样,然后对100份血液样本随机分组,对50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50分对照组血液样本则不进行溶血处理,处理完毕后,对两组血液样本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相关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结果:观察组受检者AST、CHOL、ALT、K+、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在Cr、UA、BUN、TG、GLU水平的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患者部分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出现较大偏差,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溶血现象进行预防.
作者:甘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温阳化瘀汤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 01 7年11月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湿阳化瘀汤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瘀汤可有效较少炎性反应,良好的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的疗效更具优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中药雾化吸入并内服联合针刺医治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机选取我院医治的过敏性鼻炎病患210例,随机选择105例为试验组,其余10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所有病患服用息斯敏、呋麻滴鼻剂滴鼻等药物进行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选用中药雾化吸入并内服联合针刺进行治疗,分析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比对照组的76.19%要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的缓解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讨论:应用中药雾化吸入并内服联合针刺医治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能够缓解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俊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应用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与价值.方法:择社区医院2015年月5到2017年5月间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基础组(n=75,常规基础护理)和教育组(n=75,高血压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方式的运用效果.结果:教育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6个月后疾病认知评分级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基础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应用高血压健康教育可改善慢性病防治效果.
作者:薛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正确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行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记录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全肠外营养支持持续时间、肛管放置时间、瘘口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有利于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疗效及预后,对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祝鹏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5.9-2017.12期间收治92例行MPCNL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拔除尿管、拔除造瘘管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771、t=10.361、t=10.424、t=7.8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行MPCNL肾结石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下床,防止术后出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范沛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医食疗药膳辅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双盲法将2017.02月-2017.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前一组实施常规治疗,后一组再予以中医食疗药膳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状况和骨密度变化. 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病人疼痛得分(1.01±0.20分)更低,股骨颈骨密度(0.95±0.12g/cm2)和腰椎骨密度(0.98±0.12g/cm2)更高(p值<0.05). 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时,加用中医食疗药膳进行辅助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程友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肿瘤患者癌痛控制过程中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中有30例患者.实验组肿瘤患者在癌痛控制过程中行规范化癌痛护理,而参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12±6.32)和(39.34±7.22),与参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6.45±6.34),较参照组数据比较明显升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规范化癌痛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癌痛控制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