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行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

彭林惠

关键词:米非司酮, 新生化颗粒, 配伍, 药物流产, 早孕
摘要:目的:对早孕行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该院妇产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151例行药物流产患者为对象,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76例与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规药物流产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伍配伍新生化颗粒进行药物流产。对两组患者药物流产疗效、流产有关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9.9%,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恢复月经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在阴道出血量上,观察组接近月经量患者62例,对照组41例,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1.5倍月经量和2倍月经量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规药物流产前提下配伍新生化颗粒,有利于早孕药物流产成功率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药物流产患者相关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高于对照组(42.5%,P <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辅助治疗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护患和谐关系。

    作者:代开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患者2000例,都接受 HBsAg 检验、抗-HCV 检验、抗-HIV 检验以及抗-HP 检验,研究指标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检验分析可知,整体上看,病人 HBsAg、抗 HCV、抗 HIV以及抗 HP 指标对应的阳性率是9.85%、0.85%、0.15%、0.65%,针对 HBsAg 指标,女性阳性率比男性低。结论:患者临床输血前加强传染性指标检验十分必要,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英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观察西洛他唑片和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 反应蛋白等血脂检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抗炎、改善血脂作用,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清宫术前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清宫术前加用米非司酮片口服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疤痕妊娠患者在应用米非司酮口服于彩超导视下行清宫术治疗方法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治疗15例,经过顺利,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疗效满意。结论: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彩超导视下行清宫术治疗 CSP 的方法操作安全、手术损伤小,治愈率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保守型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章淑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护理检查的对比探讨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护理检查的对比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接受无痛胃镜,对照组接受普通胃镜。对比(1)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结束时的血压。(2)两组对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检查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检查中、检查结束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8.5±6.9)分、(73.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的护理存在显著差异,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稳定无痛胃镜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胃肠道反应饮食护理对策及效果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胃肠道反应饮食护理对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入住该院的69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别设观察组35例,采用术后饮食护理方法;设对照组34例,采用术后普通常规护理方法。在进行同样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营养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患者身体各项关于营养方面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提高(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给予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饮食护理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身体各项营养指标且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计划生育手术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管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安全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避免各类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2例经临床病理、影像学等相关检查证实为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 MRI 常规的横断面 T1WI、T2WI、T2FLAIR 平扫以及 SWI 扫描。结果:72例患者共计发现出血灶148处,SWI 以及 T1 WI、T2 WI、T2FLAIR 对脑出血病灶检查率分别为100%、37.16%、47.97%以及63.51%,SWI 序列检出率明显高于 MRI 其他常规序列检查(P <0.05),55例患者经 SWI 检查发现微出血灶。结论:SWI 序列在用于脑出血的临床检查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可对微小出血病灶进行有效检查,适宜作为脑出血患者佳的临床检查手段。

    作者:巴学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用于胸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63例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胸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方法:将该院胸外科收治的126例胸外伤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结果:有效的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相关并发症的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住院天数等均有所下降。结论:针对胸外伤患者,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综合护理后,与一般的常规护理相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合理有效的采取护理措施以后,促进患者肺复张,有效的防止了肺不张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应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中医“从咽论治”联合西药治疗 IgA 肾病的效果。方法:在该院收治的 IgA 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入到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从咽论治”中药+西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肌酐、24 h 尿蛋白量、尿红细胞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 IgA 肾病的治疗中,中医“从咽论治”法与常规西药联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明亚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慢性宫颈炎患者9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采用不同的慢性宫颈炎护理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47例观察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47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对疾病治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临床治愈率方面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P <0.05)。结论:临床选择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对于慢性宫颈炎临床疗效的提高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终显著提高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小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验结果的关系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两年期间共收治患者1042例,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来判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结论:严格的遵循采集过程的步骤方法,控制标本容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检验的误差,降低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从该院2013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别编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各30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以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基础,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的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6.7%)腹腔感染、腹膜炎、颅内出血及分流管阻塞等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26.7%,P <0.05);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预防颅内出血和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倪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尿液隐血检验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2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沉渣镜检进行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尿液分析仪相比,尿液沉渣镜检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尿液沉渣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形、蛋白的阳性率及其在各疾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人员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其年龄、病程以及情绪状况、睡眠质量以及体质量等诸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 T3、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 TSH 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人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TS 指标与患者的病程呈正相关(P <0.05),而与 HAMD 指标中组织因子呈负相关(P <0.05),而 T4指标则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 HAMD 指标无数据相关性(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有所异常,同时其指标与患者的病程、HAMD 指标以及相关组织因子密切相关,值得在临床诊治中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司相山;苗雪莲;黄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研究抗血压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划分为降压治疗组与非降压治疗组,分别为53例、40例,动态的对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发病7日内的各级高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两组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的住院天数在7 d 以已恢复正常的有效率明显优于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P <0.05);抗高血压治疗组的恢复明显优于未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P <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根据高血压分级,为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抗高血压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控制,促进患者的更好恢复。

    作者: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级54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为观察组,3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判断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医学理论考试的分数段、优良率、平均成绩比较,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吕文果;宗晓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疏肝动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增多相关症状的疗效

    目的:探讨疏肝动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肠道气体增多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依据相关的标准规定,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2例,首先对32位患者的进行腹部平片的拍摄,并及时的上传到计算机中,借助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中肠道部分的气体进行检测,与规定的范围进行相比较,计算出所占的百分比(GVS),其次给32例消化不良的患者服用疏肝动胃汤,每天服用一剂,连续服用5 w,用同样的方法对服用之后的患者进行腹部平片的拍摄,算出所占规定部分的百分比,后与服用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服用疏肝动胃汤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占标准范围的百分比(0.032±0.012)远远小于服用之前(0.063±0.011),治疗后的腹部症状评分小于治疗前的腹部症状评分。结论:疏肝动胃汤能够有效的缓解腹痛和腹胀的症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肠道气体增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护理研究以及效果评价(附50例)

    目的:冠心病护理是医生和护士针对患者做出的特定的计划,对患者日常健康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旨在对冠心病护理进行研究并做出效果评价,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方法:从该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的患者中选出50例冠心病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医嘱进行健康指导,而实验组按照特定的临床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病人的康复情况并对病人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焦虑程度降低(P <0.05)、发病率下降(P <0.05)、满意程度提高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P <0.05)。结论:对冠心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蔡景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实行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予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减少尿管留置的时间,并且还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田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