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目的:探究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技术、策略及实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社区内内1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家庭护理,并且根据防治策略实施临床防治措施,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患者高血压社区防治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下来。结果:经过高血压社区防治和护理,患者对于高血压认知和预防能力提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压行为控制率升高,各项结果显示均优于治疗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思路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疏导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在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关节骨折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固定,对观察组患者行可吸收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7.67%,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1.39%,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可吸收螺钉不仅具有较强的内固定特性,而且组织相容性较为显著,在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可吸收螺钉,不仅吸收效果显著,还能加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龙安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方法:该院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9例盆腔炎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n =2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 =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 <0.05);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护理评价,减少医疗纠纷,值得借鉴。
作者:杨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2例接受本次研究的成年患者,按照数字的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儿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早产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并对比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产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更短,恢复出生体重用时、肠道营养达到418.4 kj/kg·d 用时以及首次排黄便时间更早,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早产儿呼吸暂停、胃残留、呕吐以及腹胀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产低体重儿多伴有喂养不耐受情况,及时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消化功能与喂养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回顾分析了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汇总分析,了解黄疸病症的产生原因。结果:本研究发现,在新生儿黄疸问题的产生中,感染因素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占到了所有患儿比例的71%,除此之外,围产期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母乳性黄疸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影响原因,分别占到了20%及5%,其余还有ABO血型不合溶血等其它问题,占到了4%。结论:新生儿黄疸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这些形成原因来说,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相应的临床预防和治疗也就成为了今后相关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者:潘富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西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针对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血浆比黏度(np),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石秋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对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上述70例患者经腹腔手术均成功取石,患者当中并未出现中转开腹进行再治疗的患者,所有70例患者当中未出现死亡或者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5%(8/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3/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了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应对患者术后予以系统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通过分析病症特点和总结治疗体会来提高社区医院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水平。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3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该院收治的30例中青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腹部探查确诊病情、确定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病症体征差异,统计实验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对照显示,老年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特点不如中青年患者明显,但胆囊坏疽穿孔风险高,实际病症可能较临床表现严重(P <0.05)。36例老年患者中,3例建议转院治疗,33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42±4.37)d,经临床护理,全部患者均达到治愈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3/33)。结论:早期准确诊断老年急性胆囊炎对于确定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区医生需明确掌握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为患者的有效诊治奠定基础。
作者:黄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对住院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优质护理),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SF -36评分。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贺桂英;钟菊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病案复印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保障机构对病案信息资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对病案复印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包括服务对象携带证件不全、临床医生病案归档不及时、病案资料不全、临床科室病案复印告知不到位、病案复印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病案室管理人员有针对性落实病案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病案复印的宣传,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性化的病历邮寄服务。
作者:钱瑛;陈英娟;王玉欣;徐宇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标本采集与检验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分析血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两年期间共收治患者1042例,通过对他们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来判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液采集的部位、时间、送检时间及标本容量等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产生的影响效果并不相同。结论:严格的遵循采集过程的步骤方法,控制标本容量,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分析检验的误差,降低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会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实验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实施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SCL -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问卷调查以及评价,对比2组收件人员问卷调查的结果。结果:对照组 SCL -90、HAMD、HAMA、SSRS 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实验组(P <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任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结构,它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实现教师与学生有机的结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质的飞跃。国内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十分丰富,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案例模拟教学法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丁战玲;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根据2010~2012年该院的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急重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临床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罗音、哮鸣音、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表现,实验室结果显示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上升,痰菌为阳性;患者合并症有呼吸衰竭、右心衰和复合性酸碱失衡等。此次研究死亡病例是6例,死亡率是9%,康复率91%。患者死亡原因中,有2例是休克,占33.3%,4例是肺脑致死,占66.7%。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危险,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生存的基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环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2011~2012年该院接收的22例先兆早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药物保胎治疗,结合临床护理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护理的作用。结果:全部患者接受精心护理和治疗后,有19例足月生产,37周前分娩3例,全的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先兆早产孕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有助于延续其孕期,让产妇能够足月分娩,增加胎儿的健康出生率,保障了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郭文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膜性肾病患者52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经1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经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1个月和3个月(P <0.05)。结论: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莹莹;宋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消毒供应室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实行的细节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研究选取的护理人员共30例,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检测合格率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行细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检测合格率以及满意度均较管理前优秀(P <0.05)。结论: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且满意度高,有利于供应室护理的管理工作。
作者: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理疗方法的观察和研究应用,总结出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的针灸推拿的重要性和发展。观察利用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联合针对颈椎病的实际疗效。方法:通过对该院接受的300颈椎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实际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临床效果的对比和观察,得出针灸实际效果作用结论。首先将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法治疗,实验组则要联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2d一次针灸推拿治疗,接受四到五个疗程。结果:然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观察研究发现穴位联合注射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法效果远远高于普通针灸推拿治疗。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颈椎病治疗上联合性针灸推拿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彻底的治疗患者的病痛。
作者:何显峰;张玉亮;高松妍;王丽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