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通过分析病症特点和总结治疗体会来提高社区医院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水平。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3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该院收治的30例中青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腹部探查确诊病情、确定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胆囊炎病症体征差异,统计实验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对照显示,老年患者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特点不如中青年患者明显,但胆囊坏疽穿孔风险高,实际病症可能较临床表现严重(P <0.05)。36例老年患者中,3例建议转院治疗,33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4.42±4.37)d,经临床护理,全部患者均达到治愈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3/33)。结论:早期准确诊断老年急性胆囊炎对于确定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区医生需明确掌握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为患者的有效诊治奠定基础。
作者:黄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的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d、4d、5d的VAS评分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5.92±0.53)分、(4.02±0.31)分、(3.43±0.29)分、(5.42±1.02)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术后疼痛的循证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邓方英;柏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计划生育手术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对照组仅给予手术室常规管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安全管理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避免各类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比 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QSAL)和强脉冲光(OPT)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纳入面部雀斑78例,随机分两组。39例设对照组,给予 OPT;其余39例设实验组,给予 QSAL。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QSAL 治疗面部雀斑效果较佳,疗效优于 OPT,建议推广。
作者:耿秋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胃肠道反应饮食护理对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入住该院的69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别设观察组35例,采用术后饮食护理方法;设对照组34例,采用术后普通常规护理方法。在进行同样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营养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策,患者身体各项关于营养方面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提高(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给予口腔癌术后鼻饲患者饮食护理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身体各项营养指标且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6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治疗,缓解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该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3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次选取的130例静脉输液患儿中出现渗漏现象者12例,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为9.2%,其中为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配合不当,共4例,占到33.3%,其次为穿刺技术不高4例(33.3%)、穿刺点固定不当2例(16.7%)、药物方面原因2例(16.7%)。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渗漏,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静脉输液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渗漏事件,确保患儿可以安全完成输液。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 ICU 护士压力及干预方法,可以提高 ICU 护士的身心健康,以此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抽取该院2014年1月至12月 ICU护士35名,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 ICU 护士压力源后,实施干预措施后,再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 ICU 相同35名护士,再次填写调查问卷,对比实施干预措施前后,ICU 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ICU 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缺乏社会支持和心理培训等因素,都会导致 ICU护士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这些因素后,统计 ICU 护士实施干预措施前抑郁评分(2.55±0.74)分,焦虑评分(1.65±0.82)分,强迫(1.56±0.30)分;实施干预措施后,ICU 护士抑郁评分(1.20±0.45)分,焦虑评分(1.11±0.55)分,强迫(1.41±0.15)分;实施干预措施后,ICU 护理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优于实施干预措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ICU 护士压力过大,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 ICU 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可见,应用干预措施能缓解 ICU 护士压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以便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口腔溃疡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喷雾剂治疗,治疗周期为1 w,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1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为74.6%;且治愈所需时间研究组为(2.26±1.47)d,而对照组的(4.31±1.69)d,两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思密达治疗儿童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且治愈所需较短,能有效缓解患儿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谢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8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的是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使用的是氯霉素滴眼液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8%,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平均满意度是(8.32±1.23)分,对照组是(6.78±1.24)分。结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接受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研究组首先分析以往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随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18%,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认真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对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水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观察西洛他唑片和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 反应蛋白等血脂检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的抗炎、改善血脂作用,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RP、FG)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入住该院的胸部手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采取全麻结合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前35 min、术中15 min、术后15 min 分别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且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各项功能指标稳定,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解铁科;王俊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FMA 评分与 BI 评分均有显著上升,其中又以干预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掌握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与发病率,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共4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中药搭配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患者为13例,部分缓解5例,未缓解2例;一个月内消肿者为17例,尿蛋白转阴16例。对照组完全缓解患者10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6例;一个月内消肿者13例,尿蛋白转阴者10例。结论: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岩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照不同甲氨蝶呤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0.4 mg/kg),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kg),同时,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对照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效、不良反应、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愈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用量1.0 mg/kg)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治愈时间。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黄芪是我国中药材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随着我国现代药理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药材当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更加深入,使得黄芪被更广泛地应用在肿瘤治疗当中。本文即是对黄芪抗肿瘤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介绍了黄芪内的有效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说明,终探讨了临床应用情况,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初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高危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本组病例均为该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例重症高危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手足口病普通症状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予全部患儿临床观察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结果:肠道病毒占比明显高于非肠道病毒(P <0.05),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糖、乳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在疗效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高危患儿的临床观察,给予辅助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吸氧、静注甘露醇等处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杨凯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尿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2~7月间入院接受尿检的患者80例,对其尿常规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并就尿常规指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中对于尿液Ph值、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亚硝酸盐、胆红素、白细胞数量等因素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受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对尿液采集与检验的流程加强规范,确保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