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荣
目的:探究运用营养支持对胰腺炎术后重症患者施予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入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37例胰腺炎重症患者,在其术后施予营养支持展开辅助性治疗,并予以系统化护理模式的相应服务,探究护理方法及效果情况。结果:手术后15 d 时,所有患者的化验指标都已达到常规范围,并都食用流质食物。治疗中没有死亡例,均被治愈。结论:在胰腺炎术后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施予科学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陈细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同学,所有见习生按带教模式的不同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以传统的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优点众多,可被广泛推行与应用。
作者:崔晓瑞;何正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接受治疗并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评定标准的9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后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提升,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马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计120例(骨折180处)。本组患者均先行 X 线检查,再行 DR 检查。观察 X 线与 DR 诊断本组肋骨骨折效果,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与漏诊率。结果:DR 对本组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97.22%,高于常规 X 线片的88.89%(P <0.05);漏诊率2.78%,低于 X 线片11.11%(P <0.05)。结论:DR 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为患者进一步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作者:林毅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徽省芜湖市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一定的流行病学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013年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检测出致病菌的103例肺炎患儿中,MPP 77例(占74.76%),不同性别支原体构成为男45例(77.6%),女32例(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季节的支原体构成比分别为春季53.1%、夏季81.3%、秋季94.7%、冬季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年龄段支原体构成比比较:3岁以内74.1%,4~6岁79.2%,7~9岁87.5%,10岁以上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秋冬季是本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小儿支原体肺炎构成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作者:黄斌;马璐;潘地佳;王耀辉;王金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共收治了46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n =2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n =23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给予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增强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闫秋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社会心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实验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实施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SCL -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问卷调查以及评价,对比2组收件人员问卷调查的结果。结果:对照组 SCL -90、HAMD、HAMA、SSRS 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实验组(P <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任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接受早期整形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该院的8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创面结痂后进行修复手术治疗,实验组在烧伤后48小时内进行早期整形修复。术后进行半年随访,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手部外观优良率是70%,功能优良率是72.5%,实验组的外观优良率是90%。功能优良率是92.5%。两组的手部外观和功能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较为优秀(P <0.05)。实验组患者 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患者临床中没有出现感染并发症情况。结论:手部深度烧伤后尽早的接受整形手术治疗能够让手部的外观和功能得到佳的恢复效果,手术并发症几率也较低,患者疼痛能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创面愈合快,所以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朱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理对胆结石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方法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上述70例患者经腹腔手术均成功取石,患者当中并未出现中转开腹进行再治疗的患者,所有70例患者当中未出现死亡或者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5%(8/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3/3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了降低胆结石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应对患者术后予以系统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磁共振尿路成像即 MRU 在小儿泌尿道畸形疑难怪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该院21例小儿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患者出发进行研究,使用快速自旋回波(即 TSE)等方法进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同时与 IPV 和手术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能作出定性诊断的疑难病症一共有11例,这其中包括: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畸形异位输尿管囊肿和巨输尿管重度积水,这三种疑难怪病各有3例患者。同时还存在马蹄肾并发输尿管结石与积水同脐尿管囊肿各有1例患者。在准确诊断病情且存在肾脏多囊性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医治的患者同7例。在尿路两侧中毒积水的情况下需要在进行相应的检查才能确定病情的患者共3例。结论:
作者:迟志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肺部治疗中真菌感染的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该院近年中就诊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治疗观察,通过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对比临床的表现及治疗的效果。结果: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及白血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病症主要是长期的饮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造成的,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可以有效的进行治疗。结论:今后合理的使用各种药物,及时的发现呼吸内科中的疾病,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健康。
作者:陈延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2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沉渣镜检进行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尿液分析仪相比,尿液沉渣镜检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尿液沉渣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形、蛋白的阳性率及其在各疾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8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 B -lynch 缝合术,实验组给予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结果:实验组术中、术后等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的出血的孕妇,临床上首选改良式 B -lynch 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止血,此方法有助于降低孕妇的出血率,同时有助于减少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崔绘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对该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中药饮片退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退货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结果: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药材加工不当、人为造成假、不合理种植及贮藏不当等。结论:在中药饮片采购方面普遍存在质量不佳现象,主要为药材加工因素、认为造假、原材料种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市场引导和规范化管理,严格验收,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润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措施。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接受牙齿修复患者50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出现的临床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50例烤瓷牙修复患者在修复后,113颗烤瓷牙修复体中,出现并发症共12颗,其中,3颗牙齿出现崩瓷,1颗牙齿出现基牙折断,2颗牙齿出现急性牙髓炎,1颗牙齿出现基牙疼痛,2颗牙齿出现食物嵌塞,1颗牙齿出现牙冠脱落,1颗牙齿继发龋,1颗牙齿出现天然牙过度磨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62%。结论:烤瓷牙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做好每个环节的预防,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彦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该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47例患者,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总结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8%、8.40%和55.32%,老年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少儿组合成年组患者,数据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 <0.05)。少儿组和成年组患者中,未患并发症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63.11±11.97)min,患并发症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126.26±10.82)min,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醉恢复室中,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的长短,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患者显效17例(40.48%),有效21例(50.00%),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供血情况,消除临床症状,起到温补心肾、提升心率的作用,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李红豆;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结构,它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实现教师与学生有机的结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质的飞跃。国内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十分丰富,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案例模拟教学法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丁战玲;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该院于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了8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平均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生活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车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80例大量输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检测凝血四项,对照组仅输入悬浮红细胞,观察组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 指标低于对照组,而 FIB 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输注血浆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大出血症状,缓解其凝血功能。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