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青
目的:分析并探讨 CT 在霉菌性上颌窦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 CT 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确诊。结果:45例患者中有2例为双侧发病,其余43例为单侧发病;有15例上颌窦内呈完全充填软组织密度影,有35例可见钙化灶且形态多样。有7例出现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有25例病灶出现软组织肿块突入窦腔,5例累及筛窦和蝶窦。结论:霉菌性上颌窦炎的 CT 表现有特异性,常规 CT 对霉菌性上颌窦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阮罗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膀胱经五脏俞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3月至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实验组选择针刺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贝美力片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针刺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好于口服药物治疗,可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50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产妇均按照先兆早产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硫酸镁,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利托君,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的显效时间、孕周延长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延长孕期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显效快,能延长产妇孕期天数,可作为先兆早产孕妇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接收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SA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慧媛;李文龙;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毛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1例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合并多重耐药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精心的专科护理,采取有效的多重耐药菌处置措施,不仅使患者持有良好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而且也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结果:患者住院40天治愈出院。结论:正确的专科护理和有效的多重耐药菌处置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和交叉感染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FMA 评分与 BI 评分均有显著上升,其中又以干预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法整复后维持复位较困难,本文探讨巧用手背侧石膏在第五掌骨颈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丁友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氟西汀辅助奥氮平治疗伴自杀观念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氟西汀合并奥氮平实验及其对比试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4/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21/40)。结论: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失眠症状,对复发率几无影响。
作者:袁美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与上颌窦底之间的位置关系,为该区行即刻种植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正常成人新鲜上颌骨标本采用 CBCT 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再解剖,分别测量上颌后牙各根根尖和近、远中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结果:同名牙同名根根尖到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右侧>左侧;同名牙的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距离男性大于女性。结论:上颌后牙区可以行即刻种植术;种植体长度的选择需注意男、女间的差异,植入深度的选择应注意侧别间的差异。
作者:李彩;徐胜;洪丽;安高;王先琴;彭田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根据2010~2012年该院的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为慢性肺心病急重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临床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湿罗音、哮鸣音、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表现,实验室结果显示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上升,痰菌为阳性;患者合并症有呼吸衰竭、右心衰和复合性酸碱失衡等。此次研究死亡病例是6例,死亡率是9%,康复率91%。患者死亡原因中,有2例是休克,占33.3%,4例是肺脑致死,占66.7%。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危险,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患者生存的基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帮助。
作者:刘环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结核病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该院的82例结核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3.2%,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2.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比对照组高,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是(37.61±4.24)d,治疗组的平均症状改善时间为(21.56±4.27)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平均是(41.69±5.62)d,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是(25.27±4.18)d,两组的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对比为对照组比治疗组长。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突出,推介临床中使用。
作者: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调查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纳入的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术;观察组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 置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组间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 置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招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便秘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易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腹痛,腹胀。严重便秘还可能会导致顽固性便秘和肠梗阻或穿孔。便秘极大的降低了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是否重视并积极处理便秘,是人文素质的体现,也是保证能否完成治疗的前提条件。本文综述了晚期癌症患者便秘护理的研究现况。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尿淀粉酶与血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尿淀粉酶与血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预防复发,能有效改善患者尿淀粉酶与血清淀粉酶,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肖丽丽;张丽丽;赵春娜;周玉静;黄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该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同学,所有见习生按带教模式的不同分入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以传统的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优点众多,可被广泛推行与应用。
作者:崔晓瑞;何正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足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足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足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骶髂关节骨折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方式研究。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的40例骶髂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4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共有2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的后路双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椎弓根钉棒锡系统固定方式,对两组的治疗结果、治愈时间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所用时间要小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并发症几乎没有。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方式在治疗骶髂关节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在实践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