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博欣;杨锡芝;杨丽
目的: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时间较长的方法。方法:为输液2天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制定预约输液服务方案、张贴温馨提示、制定流程、制定预约输液卡并实施,对实施预约服务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约输液治疗组的患者等待时间要短于未预约输液组(R未预约组=1876.15,R预约组=2356.03,Z=-13.622,P=0.000)。结论:预约输液的实施可以让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显著的分流的拥堵的病人,减轻了高峰期护士的压力,改善了输液秩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归口服液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产妇120例,均为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主要在产后应用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归口服液。结果:在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出血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产后42 d复查情况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归口服液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江晓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控制在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1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以持续质量控制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64%(4/11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2.00%(12/100),通过χ2检验可知,两组压疮发生率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6.208,P<0.05)。结论:持续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老年股骨骨折压疮中,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该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17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对179例患者进行调查,统计不同程度负担患者的比例及SPB得分状况,同时分析SPB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179例患者中无负担患者21例,轻度负担患者52例,中度负担患者79例,重度负担患者27例,SPB得分为(32.57±2.16)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治疗费用支出方式、病程、文化程度及合并症种类是患者自我负担感受加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受众多因素影响,常见因素包括心功能分级、经济状况及病程等,临床为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可从上述影响因素介入重点干预措施。
作者:佘丽;高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和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扁桃体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头孢呋辛和蓝芩口服液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4.42%;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和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理想,患儿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顾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寻找异位妊娠的佳手术方案。方法:抽取异位妊娠患者总计118例作为研究案例,患者均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手术,考虑到患者的意愿将其分配成两组,59例对照组成员自愿接受开腹手术,59例观察组成员自愿接受腹腔镜手术,对比效果。结果: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成员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69%。痊愈后自然流产率为1.69%,宫内妊娠率为98.31%。接受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成员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8.47%。痊愈后异位妊娠率为10.17%,自然流产率为13.56%,宫内妊娠率为76.27%。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并发症状、疗效等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妊娠。
作者:王红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2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其护理干预模式,给予其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腹胀的发生,有利于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检验科微生物室近年来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因素、化学试剂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结论:针对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应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其生物安全性。
作者:孙镇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6.1%,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而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滕云;姜欣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908302人次的门诊分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出,门诊分诊准确率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进行门诊分诊908302次,其中2311人次出现分诊失误,失误率约为0.25%,平均每天分诊失误约12人。通过对影响门诊分诊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患者与家属因素造成分诊失误率位居第一位(39.9%),其它因素依次是疾病因素(34.4%)、医护人员因素(17.1%)、管理因素(8.7%)。结论:患者与家属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是影响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主要因素,需要通过分诊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门诊分诊制度、调整完善医院管理是降低分诊失误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结果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常见传染病患者及同期接待的5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了血常规检查,分析其结果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结果:健康组的白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目均优于传染病组,差异显著。结论:血常规结果作为辅助、鉴别诊断指标,为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临床上应给予关注。
作者:李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经验和临床依据。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静脉注射注射依达拉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4.5%),具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为该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作者:张宝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运用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HAMD、BRS、BRMS各项因子评分以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虹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效果加以评估总结,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着重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开展该院的护理创新管理工作,将每一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具体工作结果与2014年之前该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在项目管理理论下,我院的护理创新工作的质量水平明显上升,临床护理理念充分做到了与时俱进、护理措施更加完善与2014年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差异显著(P<0.05)。结论: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护理创新管理工作中,效果限制,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进行剖宫产,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抽取我院进行剖宫产但是仅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和72消失的泌乳量。结果: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72 h平均泌乳量明显多余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左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价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8例高度疑似早期肺癌患者,采集患者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将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58例高度疑似早期肺癌患者中40例患者确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显示,检出38例诊断为早期肺癌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层螺旋CT的准确度为86.21%、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3.33%。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早期肺癌上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具有无创伤性、便捷、费用低等特点,可作为疑似早期肺癌患者的检查首选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易于患者接受,可作为临床早期肺癌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周晓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型髓内钉在前臂尺桡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前臂尺桡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髓内钉进行固定。观察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根据Grace-Eversman前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前臂功能。结果: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以末次随访结果为标准进行Grace -Eversman评分:18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差,优良率达95.8%。结论:前臂微型髓内钉治疗前臂尺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及再骨折率低的优点。
作者:高磊;吴一雄;陆佳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思考和讨论关于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本研究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共选取55例患者进行研究,选择这55例患者对他们进行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这55例患者均进行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一旦有患者出现问题应该及时诊治,终发现有1例患者死亡,48例患者经过观察和护理后恢复状态良好,另外6例患者出现轻度神经问题。结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及时才能保证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在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有效果。
作者:李长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接收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比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腹部彩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对比检出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检出41例,检出率为93.2%,对照组患者共检出35例,检出率为79.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检查期间观察组患者检出的附件包块、胚芽、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例数与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过程中,为加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诊断符合率,相对比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