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目的:探讨胸部X线联合CT在肺部感染早期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55例,观察对比本组患者经单纯X线与X线联合CT检查肺部感染早期的阳性诊断率。结果:X线联合CT对肺部感染早期的阳性诊断率为94.55%,高于单纯X线的(81.82%,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效果可靠,有效保证了患者的诊疗质量。
作者:吴丽君;王君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86例该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免疫治疗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其可以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冉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当前,自发性脑出血(SICH)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30 d内死亡率高达30%~5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我国每年新发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达41.3万人。传统认为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属于短暂一次性过程,但是随着CT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当前已经认识到了自发性脑出血血肿会在早期持续扩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吴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起,对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采用集中清洗、包装,并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将实施前的相关数据列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中,由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的清洗、包装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包装及清洗质量,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潜在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在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程立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作者:周孝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运用集束化护理,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避免了压疮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凌晓菁;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更加关注,所以医学发展越来越迅速,为了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成熟和深入,可以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系统可以准确的掌握传染病的现状,能够有效地进行处理,防止传染病危害到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并且信息化建设在医院传染病管理中的正确应用,已经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自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收入院的124例新生儿,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2%,护理满意率为96.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9.0%,护理满意率为83.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采用综合优质护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学习。
作者:周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手术安全的手术室护理隐患及对策。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365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年来骨科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各类隐患的发生。结果:通过完善相关的手术室护理的规范后,骨科手术室的护理效果明显得到完善,而且不安全因素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结论:强化骨科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可以防止各类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夏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具有发病危急的特点,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会因为疾病因素的不同而变现不同,因此,本次研究从患者病因、中医药治疗方面出发,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胃炎进行概括。
作者:陆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经验和临床依据。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静脉注射注射依达拉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4.5%),具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为该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作者:张宝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中专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中医药高专中专部护理专业120名在校学生随机进行抽查,了解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性质、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结果:课堂问题行为主要集中于开学头一个月的下午。85.8%的学生确定有课堂问题行为;31.5%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型,68.5%为外向型,主要问题行为是玩手机;67.5%的问题行为出现在非专业课。结论:护理中专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普遍,主要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低下,外因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欠妥。
作者:辛洁;刘艳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消化性溃疡的35例青年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青年人为常规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青年人群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精神压力、Hp感染、家族史和NSAIDs药史都可能使青年人群出现消化性溃疡。结论:引发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有必要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中医疗法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筛选50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因慢性鼻窦炎进入本社区卫生中心医院的患者,参考随机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内有患者共25例,予以常规疗法;治疗组内有患者共25例,实施中医疗法,客观评定2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疗效评定后,对照组25例有效率76.00%(19/25),治疗组25例是96.00%(24/25),(P<0.05)。结论:选择中医疗法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救治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其病情,有持续应用价值。
作者:杨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管理中,全面流程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常规管理对照组,2015年全面流程管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再生物品数、一次性物品数、下送率、器械包内物品率以及无菌物品发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佘建妹;陈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成分为30g瓜蒌,25g葛根,20g白芍,15g丹参、茯苓、薤白,12g姜竹茹,10g柴胡、桂枝、延胡索、郁金、党参、法半夏,9g陈皮。1剂/d,水煎至200 ml,早晚各一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潘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