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张瑞存

关键词:妊娠期, 亚临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并发 TPO -Ab 阳性将60例妊娠合并SCH 产妇划分为阳性组38例,和阴性组22例,按照产妇是否接受 L -T4临床治疗将阳性组产妇划分为阳性 A 组20例和阳性 B 组18例,另择取6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状况。结果:阳性 A 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阳性 B 组(P <0.05)。阴性组产妇与参照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CH 并发 TPO -Ab 阳性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性,应用 L -T4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适宜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ICU 患者心理状态及人性化干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ICU 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人性化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 ICU 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画着呢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康复出院,有63例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有9例患者死亡,有5例患者继续住院治疗。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制定出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董美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1月至2015年02月期间报告过中成药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10岁及≥51岁年龄段的患者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例数多,分别占总例数的30%和39%;(2)中成药不良反应对身体部位的损伤,处于前三位的是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结论: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复杂,主要因素有特殊人群未辩证医治、中成药生产工艺和剂型不完善、临床应用不规范等,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以中医理论为重要指导,遵循患者个体年龄体质上的差异,加强药物配制工艺,规范中成药的使用等来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林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SAS、SD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满意率为96%(48例),对照组满意率为80%(40例),护理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辉;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52例。给予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接受护理后,患者呼吸、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指标均明显改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其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晓艳;秦小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电子镇痛泵在癌症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电子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减少癌症疼痛患者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及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总结15例癌症疼痛患者使用电子镇痛泵,同时采取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加强心理安抚。结果:总有效率为98%,患者整体疼痛控制良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电子镇痛泵,有效减少癌症疼痛患者爆发痛,降低反复肌肉、皮下注射频率,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促进癌症患者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生活。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取该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魏晓霞;赵水平;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腰麻后男性手术病人侧卧位导尿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对腰麻后男性手术患者应用侧卧位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腰麻后男性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侧卧位导尿,对照组给予平卧位导尿。对两组患者尿道损伤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道损伤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同时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腰麻后男性手术患者应用侧卧位导尿术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尿道的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许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医基础课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西医基础课教学过程过程中,为了使得教学得到显著优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在全新的教育体制的指导下,开展西医基础课教学时,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教学方向。因此,本文针对西医基础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借鉴。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2年间入住该院的54例进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 A 组;同时再另外选择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 B 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用于效果评价分析。结果:经分析软件,发现实验 A 组在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出现比率等比对照 B 组的治疗效果理想,优于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在对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极低,手术出血量很少,并发症出现很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学救治中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国;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多导睡眠图监测特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特征。方法:对2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 PSG 监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抑郁症患者PSG 主要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N3睡眠减少,REM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紊乱,慢波睡眠减少,REM睡眠减少可能是其特征性电生理指标。

    作者:王献丽;杜锋;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 PICC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 PICC 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诊治的160例 PICC 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7.5%,对照组为42.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实施 PICC 置管操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够加快护理人员掌握 PICC 操作技能及护理知识的速度,降低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规避护理风险出现,提升了护理质量及对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宋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阴道毛滴虫生理盐水涂片法与涂片染色法检出率

    目的:比较阴道毛滴虫生理盐水涂片法和涂片染色法的检出率。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200例门诊滴虫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生理盐水涂片法和涂片染色法对所有的滴虫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后,将所有患者经过生理盐水涂片法和涂片染色法检查的滴虫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发现滴虫感染后在用涂片染色法复查,染色法滴虫检出率仅为生理盐水涂片法的27.00%,生理盐水涂片法的滴虫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阴道毛滴虫的检测中,采取生理盐水涂片法检验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与采用涂片染色法进行对比,其滴虫检出率明显更高,因此在临床实际检查中,生理盐水涂片法更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段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接诊膀胱癌48例,按就诊顺序分组。24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24例接受中医护理,设观察组。对比两组并发症率、住院日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住院日短,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影响较大,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

    作者:胡译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女性绝经后取环术采取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女性绝经后取环术后采用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98例绝经后经宫颈取环的女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48例仅采用常规取环术,观察组50例则采用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对比不同取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取环成功率、宫颈扩张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取环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女性绝经后取环操作中采用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可有效减轻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提高取环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以护理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率、血压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在儿童疼痛护理中应用

    目的:探讨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在儿童疼痛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将于该院儿科住院的86例疼痛患儿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转移注意力联合笑脸评估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调查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1.97±0.54)分、舒适度评分(88.27±9.17)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1.37±0.39)分、(74.67±8.23)分显著较高(P <0.05),住院时间(8.53±2.48)d 较对照组显著较低[(12.47±3.52)d,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3.02%较对照组72.09%显著较高(P <0.05)。结论:对疼痛患儿,采取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的疼痛护理措施可缓解患儿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侯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国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老年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治疗的药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应用降压药治疗的药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1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探究用药情况、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常用降压药以氨氯地平、缬沙坦、呋塞米及硝苯地平为主,用药率分别为37.6%、23.2%、17.6%、12.0%,血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85.1%、79.3%、72.7%、66.7%,降压效果良好;但各药物于用药期间均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现所用降压药基本符合用药规范,部分患者用药后现不良反应需加强控制。

    作者:姜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目的:研究长春地辛应用于小儿肿瘤化疗时造成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今年我院入院小儿肿瘤患者1名,进行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后,应用化疗药物硫酸长春地辛为小儿注射,注射全程观察小儿体征情况并记录分析,后找到解决方法。结果:硫酸长春地辛在为小儿化疗时外渗伤口受到药物、年龄、护理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积极寻找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并及早发现处理,选择合适部位等能够提高小儿生存率并降低不适感。

    作者:茹仙古丽·依不拉音;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种植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流程,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种植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61%;实验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89.13%,实验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流程可以明显提高口腔种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种植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实施。

    作者:金苏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