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2016年1月7日13时黄坛镇卫生院接到某小学校长电话报告,称该校四(1)班有多例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黄坛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即到现场调查处置,县疾控中心也到现场指导防控工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甲型 HlNl 流感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黎华;葛艳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做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产科生产的114名足月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 =57)和观察组(n =57),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足跟血采血方法,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前实施20 min KMC,对照分析2组新生儿针刺后的啼哭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采血前后的心率(HR)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和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量表(DAN)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针刺后啼哭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分别为(4.13±2.85)s 和(28.58±15.28)s,均晚/短于对照组的(1.86±0.68)s 和(7.62±25.17)s(P <0.05)。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前后的 HR 和 SaO2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NFCS 评分(采血过程中、采血后1 min 和2 min)和 DAN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KMC 可有效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作者:赵晓红;张贺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QOL -C30)量表评分以及放疗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QOL -C30量表评分为(71.06±3.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在放疗后遗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1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佳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神经内科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找出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研究其相应的对策。结果:测试组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观察后分析出了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得到有效的防范措施,测试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董秀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通过运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以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提高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华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1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增加了机械通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死亡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以发现,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采用急诊抢救策略治疗患者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不但可以明显平稳患者的体征还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娟;马茜;段淑芬;吴树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和 CT 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对该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CT 检查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共80例患者均经过实验室病理诊断确诊。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核磁共振和CT 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相对高于 CT,因此核磁共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更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钟先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试验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血压有效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规范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李雅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对在该院治疗的79例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分组,对护理组(40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其余3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了解方法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实施后的一定时间后进行效果评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程度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曹青;戴梅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13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8例,接受我院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为68例,接受我院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主观幸福感较护理前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效果显著。
作者:李娜;王燕;魏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治疗的脑卒中神经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偏高,两组差异对比明显(P <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神经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尹恒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共计80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对腮腺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内的管理、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效果的增强。结论: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咏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道镜以及腹腔镜联合进行取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各含32例患者的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试验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者排气时间的比较上均要比对照组显著少和短,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道镜以及腹腔镜联合进行取石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降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辛忠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家用美罗华治疗,并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美罗华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主要出现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腹泻等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结论:美罗华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配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治治疗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玲;刘奇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与抗感染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在针对性治疗基础上辅以 G -GSF 皮下注射治疗,从治疗起至体温下降至<38℃所用时间为(8.3±1.2)d,感染治愈率为86.66%,其中2例患者感染控制困难,发展为 MODS,后死亡,病死率为13.33%。结论: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GSF)的合理应用,可促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得以有效控制,减少死亡率。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对宫外孕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对其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9~2015.9期间收治的52例宫外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26例与干预组26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常规组满意度为73.08%,干预组为96.15%,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 <0.05;常规组出现感染例数3例(11.54%),干预组没有出现感染情况(χ2=12.25,P <0.05)。结论:对宫外孕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为其提供术前、术中及术后全面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且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
作者:谢远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米氮平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阿立哌唑与米氮平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氯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6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3.3%,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不良反应为18例(60.0%),对照组为19例(63.3%),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不良反应为9例(30.0%);对照组为16例(53.3%);治疗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P <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阿立哌唑与米氮平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氯氮平治疗效果相当,不良反应比氯氮平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玉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40例,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脑放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病灶控制率、1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等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在临床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疾病上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服务的培训方法。方法:对科室22名护士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护理环节的沟通服务进行阶段式培训包括沟通知识技巧理论培训,情景模拟培训,制订沟通内容,检查评价实例沟通效果、反馈交流沟通经验。结果:22名护士掌握沟通技巧,有效与病人沟通,病人满意率上升。结论:阶段式护患沟通服务培训是有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作者:何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12月接诊慢性骨髓炎纳入研究,共计62例。给予全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中有显著效果,护理有效率高,应引得重视。
作者:钱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