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董华洁

关键词:护理风险, 呼吸内科,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评估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通过运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以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提高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中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重度痔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 PPH 治疗的27例重度痔疮患者。结果:27例患者采用 PPH 治疗后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时间为15 min 左右。结论:PPH 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失禁发生率明显降低,优势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广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及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及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2例老年拔牙患者,按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结果:拔牙1 d、2 d后,两组咀嚼痛、咬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拔牙医师应给予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更多的重视,以促使手术的顺利实施。而老年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拔牙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白细胞分类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以人工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法为参考方法,分别对迈瑞 BC -5800、BC -5380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白细胞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收集该院2016年1月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40例,分别用迈瑞 BC -5800、BC -5380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对所有人员的静脉血进行 WBC 分类,并对仪器测定结果和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仪器与人工显微镜分类结果在白细胞分类 Rumke 表对应的观测值的95%置信区间的符合率大于90%。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大批量标本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因为仪器方法的局限和细胞形态的多变又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法,只有仪器和人工镜检相结合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贾海菊;李满桂;解承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不良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不良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分中的抑郁、焦虑等五个项目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顾夏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该院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共80例作为患者组,另选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组(P <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郭瑞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在临床中对产后出血患者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术所具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行以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对照组行以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付朵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呼吸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通过运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以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通过对呼吸内科病房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提高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华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核科医护患一体化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结核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01月起,在肺结核科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医护患一体化沟通、健康教育、查房、病例讨论、延续服务。比较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前后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前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服药依从性分别为:90%、88%、90%、85%。自2015年01月起,至2015年06月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期间医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服药医从性分别为98%、98%、100%、100%。结论: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保证了结核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闻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62例,经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为剖宫产,实验组患者为经阴道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行经阴道分娩,不仅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发生产褥病的概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孔胃管行胃肠减压插入长度的探讨

    一次性多孔硅胶胃管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胃肠减压的目的是减轻胃的张力、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保持负压引流球处于有效适宜负压状态、减少胃内的积气、积液、使胃处于空虚状态、促进吻合口早日愈合[1]。胃肠减压是普通外科治疗措施和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能否有效行胃肠减压,与导管是否引流通畅、胃管插入深度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针对胃肠减压重要性、目的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作者:余国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92%,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分别为:7.69%、30.77%,组间比较(P <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可减少心律失常情,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江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并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将50例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将其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 PDCA 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与研究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肺部啰音与发热以及咳嗽清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临床指标与满意程度,对其预后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部分血运重建冠脉介入手术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部分血运重建冠脉介入手术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来该院进行部分血运重建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6.25%。结论:部分血运重建冠脉介入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其心功能,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许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48例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48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为理想(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得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74.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38.18%,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范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螺内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该院收治的10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52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螺内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展开螺内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计镔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治疗方法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附着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牙周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生化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推动教学革新一直是高职护理生化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生物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几点积极策略,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0.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8%,通过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其中研究组的关节活动度明显比对照组大,而关节积液量则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 <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降低关节积液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霄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调治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大,近年来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从中医角度来看,它把人与环境当做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通过补虚泻实、调节阴阳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治疗因无明显诱因所致的无法对症治疗的病症。针灸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又以患者为医疗主体、安全可靠,较西医安全而有效。本研究拟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采用调治跷脉法来治疗失眠症。

    作者:张欣;胡琳丽;龚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