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钟
目的:对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进行手术室实习的216名实习生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120名接受一对一全程带教教学,对照组96名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及西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手术室护理知识的理论掌握和实际操作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考察得分比较均得到统计值 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可显著提高手术室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方式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慢性牙周炎患者48例,对采用碘甘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1%)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碘甘油相比,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疗效更加良好。
作者:王宁;丁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药方案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观察组)或芬太尼0.3μg/kg/min(对照组)复合异丙酚4 mg/kg/h 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各项时间指标以及术后 OAAS 评分、VAS 评分、术中知晓、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21.89±6.86 min)、拔管时间(14.99±2.84 min)、呼之睁眼时间(7.87±2.33 min)、自主呼吸时间(7.62±2.64 min)短于对照组(30.52±8.87 min,21.88±6.29 min,14.24±4.26 min,13.72±5.14 min)(P <0.05);两组拔管后即刻 OA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拔管后10 min、30 min OAAS 评分(4.28±0.75,5.00±0.00)高于对照组(3.35±0.68,3.85±0.56)(P <0.05);两组 VAS 评分、术中知晓、并发症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效果理想,术后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虞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8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82%,对照组为1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白小冬;商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及探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该科室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观察及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矫治后,共有51例患者的牙周状况完全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率为85.0%。结论: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曦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高血压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护理前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与护理干预治疗密切相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路径于体检中心优质护理在服务中的效果,为临床体检中心的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时间,在条件中心健康体检的客户500人,以此作为研究参考对象,并通过设置对照组和护理组各一半,即250人一组作为观察对象,护理组施行健康体检路径,对照组为常规体检模式,对两组的体检效果和医护评价进行分别记录。结果:通过分析护理组的体检时间比对照组低,而在体检效率、服务满意度、体检可信度方面也有更高,护理观察组的满意度99.1%,对照组仅80.8%(P <0.05)。结论:现实健康体检在优质护理下,减小了体检者的等候时间,优化了体检路径,提高了体检效率和满意度,更为科学高效,值得在体检中心推广。
作者:余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收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并根据干预方式的差异,将50例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将其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 PDCA 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结束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与研究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得知,研究组患者肺部啰音与发热以及咳嗽清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CA 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临床指标与满意程度,对其预后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82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各41例,比较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在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极大的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加快病人受损神经的康复,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左瑞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利培酮及氟西汀在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29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应用氟西汀患者,经周期性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利培酮、胰岛素、瘦素、泌乳素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用药后患者血清利培酮水平随着用药周期阶段性升高(P <0.05),9-羟利培酮在用药周期内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明显(P <0.05),胰岛素、瘦素和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不明显(P >0.05)。结论:在接受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需合并服用氟西汀,医师应适当减少患者的利培酮用量,从而降低合并用药后的协同作用。
作者:殷雪婧;杜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同时选择我院30例同期手术的生殖器官发育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不同的发育畸形情况对计划生育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损伤、节育手术失败、子宫自发性破裂、引流产失败的发生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对计划生育手术的实施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
作者:方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以护理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率、血压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观察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统计出两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的加和。表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5%,P <0.05)。结论: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疗效与常规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树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2013年6月~2015年7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预防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0.0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梁锦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4.8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2.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
作者:张小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 ICU 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人性化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 ICU 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画着呢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康复出院,有63例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有9例患者死亡,有5例患者继续住院治疗。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制定出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董美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护理组(n =50)和对照组(n =5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SAS、SD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护理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满意率为96%(48例),对照组满意率为80%(40例),护理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辉;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对该科50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质量改进后手卫生依从率有了明显进步,手卫生洗手指征合格率和洗手步骤合格率分别上升了20%和16%,手卫生依从正确率上升了37%,错误率下降至3%,未执行率下降至2%。结论:PDCA 循环法对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金佳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后的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骨结核并发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40例,给予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压疮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后,压疮治疗有效率为97.5%。结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压疮后采用多种综合护理措施,促压疮愈合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袁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结核病是一种致命的慢性传染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夺走过亿万人生命的杀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结核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肺结核的成因和我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对防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探讨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仅供参考。
作者:李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