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宣教在消化内科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徐梅香

关键词:视频宣教, 消化内科, 饮食管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视频宣教在消化内科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60例(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并给予患者视频宣教干预护理,对比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情况。结果:患者干预前的总依从率为(61.25%),干预后的总依从率为(80.63%),干预前后对比总依从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给予饮食管理及视频宣教干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8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82%,对照组为1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白小冬;商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莆田学院大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莆田学院10个专业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视率为79.0%。单因素结果显示,近视与性别、不做眼保健操、不良阅读姿势、长时间连续用眼、床上看书看手机及睡前使用手机时间等因素有关(P <0.05)。结论:大学生近视情况不容乐观,近视程度的高低与其了解用眼卫生相关知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大学阶段,能够做到卫生用眼的同学,其视力情况相对较好。

    作者:尹慧敏;张园园;曾月梅;陈佳玲;杨丽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5.2±0.4)d、住院费用(5423.5±125.6)元、护理满意度97.22%,对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丹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塞等相关临床表现,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外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脑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应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脑外科临床护理发生感染的46例患者,再选取同期脑外科进行临床护理无感染的46例患者,对比并分析发生感染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两组患者护理因素对比结果显示,切口感染和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是否主刀人员缝合有关,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自身因素对比,感染组均高于正常组,且进行主刀缝合、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并发症可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结论:脑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为繁杂,护理方面应从围手术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蔡志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诊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6例进行检查分析(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人员5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两组人员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对于管腔狭窄程度的检查也明显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确定硬化位置,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临床检测价值高。

    作者:赵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询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2年间入住该院的54例进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 A 组;同时再另外选择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 B 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用于效果评价分析。结果:经分析软件,发现实验 A 组在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出现比率等比对照 B 组的治疗效果理想,优于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在对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极低,手术出血量很少,并发症出现很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学救治中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国;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方法:以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在护理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3.1%,对照组中患者依从率为72.4%;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中满意率为77.6%,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6.6%。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陆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该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间所接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C)、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FPC、2hPG、HbAlc 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随着静脉输液患者的逐渐增多,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输液反应是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因输液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通过对接受输液治疗的14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张力带术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改良张力带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良张力带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Lysholm 评分高,且骨折愈合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时,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改良张力带术治疗,不仅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柴润千;韩伟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月经不调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便秘情况、心理情绪、饮食行为、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史和寒冷刺激为出发点,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结果:96例月经不调患者中,出现便秘、情绪异常、过度节食、滥用药物、有吸烟饮酒史、有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便秘、情绪正常、饮食正常、规范用药、无吸烟饮酒史、无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差异显著(P <0.05)。与此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在正确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邓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技术》教学内容改革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对社区护理教学内容的需求,为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教师采用访谈的方法。结果:学生重视社区护理实践,且对社区护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较高。结论: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社区护理实践,培养出适合社区护理岗位需求的护生。

    作者:黄金凤;马莹;刘雪;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检查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电图 ST 段压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作者: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一起学校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

    2016年1月7日13时黄坛镇卫生院接到某小学校长电话报告,称该校四(1)班有多例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黄坛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即到现场调查处置,县疾控中心也到现场指导防控工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甲型 HlNl 流感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黎华;葛艳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一对一全程带教在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进行手术室实习的216名实习生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120名接受一对一全程带教教学,对照组96名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及西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察,并将考察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手术室护理知识的理论掌握和实际操作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考察得分比较均得到统计值 P <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可显著提高手术室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在抢救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情况与临床症状缓解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再梗死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对患者展开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救治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爱宁;刘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于医院儿科系统病房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表现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儿科系统病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实施护理资源整合。通过对比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以突出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于医院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终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可以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将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终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情况,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钙剂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

    目的:探究钙剂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方法:两组产妇均先常规予以缩宫素肌内注射,对照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宫缩持续时间和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P <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分别为(215.7±41.6)ml、(283.7±40.8)m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90.3±42.7)ml、(519.5±47.6)ml,P <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为(3.5±0.8)h,长于对照组的[(1.7±0.5)h,P <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3.7±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8±2.6)min,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无子宫切除者。结论:钙剂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农燕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