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剂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

农燕丽

关键词:钙剂, 垂体后叶素, 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探究钙剂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方法:两组产妇均先常规予以缩宫素肌内注射,对照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宫缩持续时间和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P <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分别为(215.7±41.6)ml、(283.7±40.8)m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90.3±42.7)ml、(519.5±47.6)ml,P <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为(3.5±0.8)h,长于对照组的[(1.7±0.5)h,P <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3.7±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8±2.6)min,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无子宫切除者。结论:钙剂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安全性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扶正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扶正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扶正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周后发现实验组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显效,2例无效,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显效,7无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出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给予老年肺炎患者有针对性的,对症中医扶正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药学干预对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中应用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5月至2016年05月期间在该院使用喹诺酮类的药物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50例,参照组患者没有进行药学干预,研究组实施了药学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与耐药性明显比参照组低,研究组中医生对药物使用原则方面的知晓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中实施药学干预,能够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降低耐药率,确保用药安全,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目的:研究长春地辛应用于小儿肿瘤化疗时造成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今年我院入院小儿肿瘤患者1名,进行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后,应用化疗药物硫酸长春地辛为小儿注射,注射全程观察小儿体征情况并记录分析,后找到解决方法。结果:硫酸长春地辛在为小儿化疗时外渗伤口受到药物、年龄、护理等因素的影响。结论:积极寻找硫酸长春地辛治疗小儿药物外渗伤口的原因并及早发现处理,选择合适部位等能够提高小儿生存率并降低不适感。

    作者:茹仙古丽·依不拉音;阿丽古丽·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论述

    目的:分析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40例病人为例,这些病人均已接受过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同时基于病人所选取的口腔修复材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这两组成员均有70位。其中观察组病人需要选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诊治,对照组病人则需要选取钛膜,在所有病人均接受种植同时修复后,需要对这两组病人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海奥口腔修复膜来对病人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不仅可以保证修复成功率,同时病人也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蒙熔;赵进峰;樊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合作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模式,它是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框架模式,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优秀学生帮扶差生。本文从合作性学习的优点出发,探讨了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和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性学习使护理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步的教学理念,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爱钦;何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实施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的5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全椎板切除组,同时选取采用半椎板切除治疗的4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半椎板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前术后 VAS。结果:全椎板切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半椎板切除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全椎板切除组患者 VAS 评分与半椎板切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同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系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轻是疼痛。

    作者:李小斌;程俊文;周志康;董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45例(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28例(56.00%),P <0.05]。结论: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陈华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2.22%,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综合护理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曹改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

    目的:探究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折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佳,P <0.05。结论:加长型 PFNA 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成人牙周炎患者错(牙合)畸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的分析

    目的:分析及探索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该科室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观察及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矫治后,共有51例患者的牙周状况完全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率为85.0%。结论:牙周正畸临床综合治疗成人牙周炎至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曦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DCA 循环法在提高 ICU 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对该科50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质量改进后手卫生依从率有了明显进步,手卫生洗手指征合格率和洗手步骤合格率分别上升了20%和16%,手卫生依从正确率上升了37%,错误率下降至3%,未执行率下降至2%。结论:PDCA 循环法对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金佳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后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诊胆囊切除术共计62例,按抽签法分组。31例术后应用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31例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入组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肛门排气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更短,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实施中医护理,患者胃肠恢复迅速,满意度较高,有显著护理作用。

    作者:顾晓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影响因子探讨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影响因子,为屈光不正等眼部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样法,对辖区内5所幼儿园内843例3~6岁的儿童进行屈光度检查、问卷调查,完成调查840例。结果:屈光异常发生率32.86%;电子显示设备时间、户外活动、家长强调健康用眼、睡眠时间≥8 h成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需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使家属做好监督,做好生活管理,鼓励户外活动,限制使用电子显示设备。

    作者:杨丽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老年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该院60岁以上老年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 ADR 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报的 ADR 报告,对发生 ADR 的患者性别、ADR 类型、涉及药品、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ADR 临床表现以及 ADR 发生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 ADR130例,其中男女发生 ADR 比例为1:1.55;口服给药32例(占24.62%),静脉给药98例(占75.38%);一天内累计发生 ADR 构成比为56.92%;ADR 发生以皮肤系统损害例数多,占46.15%,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潮红、红斑;ADR 发生率排前三位的药品分别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银杏达莫注射液。结论:重视老年人用药安全,关注女性患者用药指导,减少静脉滴注给药。

    作者:潘和蹇;夏诚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将该院神经内科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找出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研究其相应的对策。结果:测试组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观察后分析出了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得到有效的防范措施,测试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董秀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高血压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1)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护理前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认知率与护理干预治疗密切相关,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在该院行子宫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结果: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手术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腹腔镜镜下行子宫切除术能显著减轻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负担,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临床中应将腹腔镜子全宫切除术作为常规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蕾;李二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询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外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脑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应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脑外科临床护理发生感染的46例患者,再选取同期脑外科进行临床护理无感染的46例患者,对比并分析发生感染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两组患者护理因素对比结果显示,切口感染和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是否主刀人员缝合有关,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自身因素对比,感染组均高于正常组,且进行主刀缝合、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并发症可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结论:脑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为繁杂,护理方面应从围手术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蔡志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超声联合 CT 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对急腹症的患者使用超声联合 CT 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的62例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以上患者进行超声联合 CT 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使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使用 CT 检查的急腹症患者呈现阳性表现的患者58例,CT 检查的阳性率为93.55%。使用超声检查的急腹症患者呈现阳性表现的患者55例,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为88.71%。结论:超声和 CT 对检查急腹症的阳性率较高,因此对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使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

    作者:高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