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范勇

关键词:手术, 麻醉, 循证护理, 预见性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询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A 克氏钢针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5例。B 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5例。术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 组25例 B 组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B 组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个良2可1,优良率97%。A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优19良3可1优良率88%。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生物力学牢靠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早期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邢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自愿要求引产且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产妇80例,前瞻性地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0例,分别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窿部位与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对比两组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 组的引产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 B 组的(65.00%,P <0.05);A 组的顺产率为95.00%,明显高于 B 组的(70.00%,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较缩宫素能够缩短引产时间及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杜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合理运用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合理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78例,随机均匀分组,对照组主要运用常规分娩方法,观察组主要运用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分娩。结果:在产妇分娩镇痛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产妇产程、剖宫产例数以及产后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合理运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放疗后遗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QOL -C30)量表评分以及放疗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QOL -C30量表评分为(71.06±3.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在放疗后遗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1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佳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共计80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对腮腺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内的管理、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效果的增强。结论: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咏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转运中简易呼吸机的使用体会

    探讨简易呼吸机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运中的作用。通过对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院内急救转运途中使用简易呼吸机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转运过程中,相比于采用氧气袋鼻导管(鼻塞)吸氧和单纯的面罩吸氧,使用便携式简易呼吸机使患者对于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等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陈争艳;蔡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104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当中采取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爱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探讨

    实验教学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联系工作实践,探讨护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教学管理模式。

    作者:董丽君;向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探讨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30例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30例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17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剩余13例患者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AFP 均值、患者随访生存时间均值、术后5年内存活效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术后一个月血清中位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且介入组患者术后随访生存时间中位数、治疗后5年内存活百分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介入疗法辅助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能够显著提高该疾病临床治疗效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乔章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胰腺炎治疗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灌洗对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的前提下,采用早期腹腔灌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 <0.05)。结论:早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

    作者:冷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9月就诊的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5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宣教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品管圈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月经不调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便秘情况、心理情绪、饮食行为、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史和寒冷刺激为出发点,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结果:96例月经不调患者中,出现便秘、情绪异常、过度节食、滥用药物、有吸烟饮酒史、有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便秘、情绪正常、饮食正常、规范用药、无吸烟饮酒史、无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差异显著(P <0.05)。与此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在正确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邓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在西医外科实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学生在西医外科实习中对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的应用。方法:根据西医外科实习的教学内容,引入病例,针对病例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病例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更适用于西医外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化教学。结论:自主探究式病例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即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n =40)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 =40),对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儿的肺部干湿性啰音、X 线胸片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组(P <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证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严章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超声联合 CT 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对急腹症的患者使用超声联合 CT 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接受的62例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以上患者进行超声联合 CT 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使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使用 CT 检查的急腹症患者呈现阳性表现的患者58例,CT 检查的阳性率为93.55%。使用超声检查的急腹症患者呈现阳性表现的患者55例,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为88.71%。结论:超声和 CT 对检查急腹症的阳性率较高,因此对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使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

    作者:高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叶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艾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该院所收取的4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上加之艾灸治疗)两组,观察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9(95%),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为14(70%),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灸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使得身体得到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肖忠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结果:两组优良率为60.9%、36.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为率为34.1%、1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是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2年间入住该院的54例进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 A 组;同时再另外选择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 B 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用于效果评价分析。结果:经分析软件,发现实验 A 组在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出现比率等比对照 B 组的治疗效果理想,优于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在对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极低,手术出血量很少,并发症出现很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学救治中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国;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