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分析

高明霞;马果丰;刘学彬;杨姣;朱冬梅

关键词:肾脏实性占位病变, 超声造影, 可行性, 优越性
摘要:目的:分析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86例肾脏实性占位病变患者对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测和超声造影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将病理学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96.5%、93.0%、74.4%和100.0%;而常规超声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1%、70.9%、59.3%、19.7%、94.2%,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在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度,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3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救治过程中为其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即入院前医护人员和目击者在事发地对患者的救治,入院后进行医生的专业救治,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结果:在123例实验患者中,有16例患者在入院前经心脏复苏救治无效后死亡,有21例患者在接受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后死亡,其中14例患者死于手术过程中,7例患者死于手术后的体内器官衰竭,还有8例患者是在急诊室接受了紧急救治转入普通病房后死亡,剩余57例患者被治愈后出院。结论:对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金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合作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模式,它是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框架模式,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优秀学生帮扶差生。本文从合作性学习的优点出发,探讨了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和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性学习使护理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步的教学理念,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爱钦;何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莫沙必利与麻仁润肠丸联合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

    目的:针对老年性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麻仁润肠丸的治疗手段,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性便秘60例患者按照就诊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1次1丸,2次/d。治疗组30例:在麻仁润肠丸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1次1粒,3次/d,治疗时间为14 d,两组在治疗期间均不应用其他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33.3%),有效18例(60%),无效2例(6.6%),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5例(16.7%),有效14例(46.7%),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麻仁润肠丸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徐天雄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接受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平研究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硫普罗宁在抗痨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肝药硫普罗宁在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抗结核治疗方案均为2HRZE /4HR,治疗组加用硫普罗宁0.2 g,每日3次口服护肝,观察2组患者出现肝损害的比例及损害程度。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硫普罗宁护肝可减轻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伤。

    作者:仝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内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经内镜与开腹手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4例)和实验组(57例),对分别应用开腹手术和经内镜手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2.98% vs.75.93%),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77% vs 27.78%,P <0.05)。结论:经内镜手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明显由于开腹手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戴巍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 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具体的分为轻度患者和中重度患者,另外选取健康的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的 MCP -4、MDC 和 IL -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线性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成正相关。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显著。与此同时 MDC 水平,中重度患者的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是具体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能够有效的显示患者的病情状况,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神经性耳鸣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该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用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丹参粉针和银杏叶片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2.59%(50/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9.63%(43/54),组间差异比较 P <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4个月的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和生存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训练有助于慢阻肺病人在出院后提升自我护理行为,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推广。

    作者:童全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奥曲肽治疗10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00例,将患者以数字形式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B 组患者住院后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A 组患者在 B 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5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0%。比较两组患者,A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 B 组患者。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可以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康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锡类散和双氧水进行护理,实验1组患者给予漱口液进行护理,实验2组患者给予漱口液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和饮食达标率情况。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2组患者的饮食达标率为91.30%,明显高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P <0.05)。结论: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联用,可以有效提高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饮食达标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丁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nCPAP 短期治疗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 CRP 和 ICAM-1的影响

    目的:对 nCPAP 短期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后患者的血清 CRP、ICAM-1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病程度分为两组,中重度组和轻度组各有30例、20例,中重度组患者给予 nCPAP 短期治疗,轻度组可不予干预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CRP、ICAM-1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分别对不同程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CRP、ICAM-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可见治疗前中重度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 <0.05),中重度组经治疗后 CRP、ICAM-1显著下降,且与轻度组基本接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nCPAP 短期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 CRP、ICAM-1水平,有利于患者患者的炎症反应。

    作者:沈枫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两种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A 克氏钢针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5例。B 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5例。术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 组25例 B 组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B 组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个良2可1,优良率97%。A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优19良3可1优良率88%。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生物力学牢靠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早期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邢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使用奥美拉唑治疗38例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希望对我院及同行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38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38例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40 mg +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静滴30 min,1次/12 h。结果: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8 w 后获得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数为35例(92.1%)。Hp转阴率为33例(86.84%),不良反应发生4例(10.5%)。结论: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溃疡治疗上具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农村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农村消化性溃疡(PU)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对100例 PU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复发的诱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本组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依次:不良生活方式、治疗依从的因素、季节变化因素、精神因素等。结论:对 PU 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等,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

    作者:吴雪梅;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98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产妇自身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做好母乳喂养;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休克患者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骆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治疗稽留流产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用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阴道扩张效果及流产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对稽留流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儿童急性发热退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儿童急性发热治疗中,给予布洛芬药物后,产生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发热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60 min 后,观察组的体温为(36.15±0.76),对照组的体温为(37.03±0.80)℃。用药90 min 后,观察组的体温为(38.32±0.91)℃,对照组的体温为(37.58±0.8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温下降更明显,差异显著(P <0.05)。用药90 min 后,观察组患儿中,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中,大部分体温依旧比较高。结论:在治疗儿童急性发热病时,给予布洛芬药物治疗后,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周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同时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更低(P <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