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价值

戚建霞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重症肺炎,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持续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注方法。对比(1)两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2)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的血药浓度。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重症肺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6%、84%,比较有差异(P <0.05)。(2)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0.25 h、0.5 h 的血药浓度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后1 h、2 h 的血药浓度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2 h,q6 h)延长输注时间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肯定,血药浓度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护理沟通服务培训的做法体会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服务的培训方法。方法:对科室22名护士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护理环节的沟通服务进行阶段式培训包括沟通知识技巧理论培训,情景模拟培训,制订沟通内容,检查评价实例沟通效果、反馈交流沟通经验。结果:22名护士掌握沟通技巧,有效与病人沟通,病人满意率上升。结论:阶段式护患沟通服务培训是有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作者:何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2013年6月~2015年7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预防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0.0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梁锦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策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探究,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时选择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选择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压、体温进行对比,两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心率、镇痛效果以及肌松效果、治疗前后的 SBP、DBP 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选择舒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整体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于芬太尼药物,因此可以将舒芬太尼作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首选药物。

    作者:彭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16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6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满意18例,较满意42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74.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能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体现对患儿的关爱和责任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艺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自愿要求引产且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产妇80例,前瞻性地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0例,分别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窿部位与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对比两组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 组的引产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 B 组的(65.00%,P <0.05);A 组的顺产率为95.00%,明显高于 B 组的(70.00%,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较缩宫素能够缩短引产时间及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杜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奥曲肽治疗10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00例,将患者以数字形式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B 组患者住院后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A 组患者在 B 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5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0%。比较两组患者,A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 B 组患者。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可以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康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常见护理纠纷及应对措施

    目的: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多变,且多急危重患者。而现今护理人员普遍人手不足,硬件软件等不足,不能及时满足病人需要,加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护理纠纷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及应对护患纠纷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周美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式选择对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胃反流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术式选择对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胃反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7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改良 B -Ⅱ术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 B -Ⅱ术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肠胃反流发生率、肠胃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良 B -Ⅱ术式治疗可降低肠胃反流发生率,减少肠胃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252例患者中,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相符合率为87.3%,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6.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9.4%、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7.9%、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评估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了解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 SPBS 对南京某三甲医院287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Cronbach α系数0.87,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分,处于中等水平,体力状况、病程、经济状况、主要照护者与 SPBS 相关。结论:癌症患者具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感受负担,体力状况差、经济状况差者尤为显著。

    作者:陈洁;陶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塞等相关临床表现,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研究

    克拉霉素这种临床常用药物为14元环的半合成新大环内酶类药物,这种红霉素的衍生物同样具备与红霉素相似的抗菌谱,并且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该药因具有杀菌效果好、稳定性好、口服吸收好、低 pH 条件下易溶解、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克拉霉素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翟建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围绕科室患者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跌倒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5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3.76%(P <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良好,进一步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大幅度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患者依从性对西药房退药处方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析患者依从性对西药房退药处方的影响。方法:汇总该院门诊西药房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退药处方情况,总结退药处方原因、明确患者依从性对西药房退药处方所造成影响,之后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提高患者依从性。收集该院西药房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开具药方,计算西药退药处方率,并与对策实施前进行对比。结果:我院西药房主要退药原因包括更改医嘱、药物不良反应、疗效不佳、不依从等,其中费用高、拒绝医嘱用药等用药不依从情况达到10.1%。通过实施针对性对策提高患者依从性后,我院西药房退药处方率由原来的0.50%降低为0.34%,前后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依从性对医院西药房退药处方有着明显影响,医院可通过一定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减少退药处方,提高医院对退药问题处理水平,终维护药品安全。

    作者:陈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濒死危重创伤的救治模式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3例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救治过程中为其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即入院前医护人员和目击者在事发地对患者的救治,入院后进行医生的专业救治,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结果:在123例实验患者中,有16例患者在入院前经心脏复苏救治无效后死亡,有21例患者在接受急诊室的手术救治和重症监护救治后死亡,其中14例患者死于手术过程中,7例患者死于手术后的体内器官衰竭,还有8例患者是在急诊室接受了紧急救治转入普通病房后死亡,剩余57例患者被治愈后出院。结论:对濒死危重创伤患者进行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金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白细胞分类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以人工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法为参考方法,分别对迈瑞 BC -5800、BC -5380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白细胞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收集该院2016年1月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40例,分别用迈瑞 BC -5800、BC -5380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对所有人员的静脉血进行 WBC 分类,并对仪器测定结果和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仪器与人工显微镜分类结果在白细胞分类 Rumke 表对应的观测值的95%置信区间的符合率大于90%。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大批量标本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因为仪器方法的局限和细胞形态的多变又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法,只有仪器和人工镜检相结合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贾海菊;李满桂;解承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莆田学院大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莆田学院10个专业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视率为79.0%。单因素结果显示,近视与性别、不做眼保健操、不良阅读姿势、长时间连续用眼、床上看书看手机及睡前使用手机时间等因素有关(P <0.05)。结论:大学生近视情况不容乐观,近视程度的高低与其了解用眼卫生相关知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大学阶段,能够做到卫生用眼的同学,其视力情况相对较好。

    作者:尹慧敏;张园园;曾月梅;陈佳玲;杨丽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合作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模式,它是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框架模式,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优秀学生帮扶差生。本文从合作性学习的优点出发,探讨了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和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性学习使护理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步的教学理念,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爱钦;何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白血病风险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儿童关注度的提升,各界对于母乳喂养问题讨论良多,母乳喂养有哪些优越性?母乳喂养为什么能够有效的降低儿童的某些患病风险?究竟母乳喂养是否真的优于人工喂养?本文根据现阶段的一些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母乳喂养的现状,从而对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放疗后遗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放疗后遗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QOL -C30)量表评分以及放疗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QOL -C30量表评分为(71.06±3.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在放疗后遗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1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佳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