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建霞
目的:探讨该院60岁以上老年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 ADR 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报的 ADR 报告,对发生 ADR 的患者性别、ADR 类型、涉及药品、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ADR 临床表现以及 ADR 发生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 ADR130例,其中男女发生 ADR 比例为1:1.55;口服给药32例(占24.62%),静脉给药98例(占75.38%);一天内累计发生 ADR 构成比为56.92%;ADR 发生以皮肤系统损害例数多,占46.15%,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潮红、红斑;ADR 发生率排前三位的药品分别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银杏达莫注射液。结论:重视老年人用药安全,关注女性患者用药指导,减少静脉滴注给药。
作者:潘和蹇;夏诚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温胆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温胆汤中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疾病来说,温胆汤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治疗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
作者:白银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治疗方法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附着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牙周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72例骨科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通过分析所有病人临床特征之后,分析两组分别利用常规及预见性护理各86例之间差异,对比并总结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长等临床指标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长,控制并发症以及提升病人护理满意程度,建议推广。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研究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一组患者治疗方式为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组),一组患者给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各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低(P <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只有10.00%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后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赵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 PPH 治疗的27例重度痔疮患者。结果:27例患者采用 PPH 治疗后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时间为15 min 左右。结论:PPH 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失禁发生率明显降低,优势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广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一次性多孔硅胶胃管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胃肠减压的目的是减轻胃的张力、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保持负压引流球处于有效适宜负压状态、减少胃内的积气、积液、使胃处于空虚状态、促进吻合口早日愈合[1]。胃肠减压是普通外科治疗措施和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能否有效行胃肠减压,与导管是否引流通畅、胃管插入深度等密切相关。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针对胃肠减压重要性、目的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作者:余国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神经麻痹也被称为面瘫,发病原因较为多样,主要是因为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情况下,顽固性神经麻痹的病程比较久,甚至长达半年,且治疗效果不佳。为加强对神经麻痹临床治疗的分析,笔者采取高压氧与高压氧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神经麻痹76例取得不同的疗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顺勇;王培玺;钟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亚莫利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服用亚莫利,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FPG、2 h PG 和2 hAlc明显降低(P <0.05),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有2例出低血糖反应,降低剂量后不良反应消失,观察组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亚莫利治疗组的 IRI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亚莫利可显著降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亚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5%,护理疗效显著,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未有新压疮,对照组新压疮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压疮的临床病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的胃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在护理前后的 SAS 和 SDS 评分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依从性对比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神经性耳鸣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该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用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丹参粉针和银杏叶片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2.59%(50/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9.63%(43/54),组间差异比较 P <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院进行治疗的32例支气管哮喘,对比观察两组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时间。结果: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地塞米松好。与国内外报道和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宝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尼美舒利治疗耳鼻喉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耳鼻喉炎症患者8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尼美舒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改善率与治疗有效率为97.7%与90.9%,对照组患者改善率与治疗有效率为81.8%与68.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治疗耳鼻喉炎症期间,相对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尼美舒利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润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服贴膏治疗急性胃痉挛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组6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舒服贴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85.00%;治疗组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舒服贴膏治疗急性胃痉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波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行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和上报数、护理投诉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这一结果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未实行该制度期间时的各项统计结果加以比较,对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做出评价。结果:该项制度实行之后,我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与制度实行之前相比较,我院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差异均得到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78)和对照组(n =7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更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72%,高于对照组的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在该院工作时间超过1年的60名护士选为研究对象,该院于2015年1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护士满意度为73.3%,明显低于实施后(96.7%,P <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效果优良,护士满意度较高,相应提升工作积极性,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接受护理的情况,评定其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把48例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强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入院时间短、精神状态好、掌握了相关的病情知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保守治疗的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采用加强护理的方法可有效的减轻和缓解其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雨;唐翠红;欧阳芬;潘水霞;高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84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肾内科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5.24%)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进行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韦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