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与分析

陈洁;陶香

关键词:自我感受负担,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癌症, 体力状况
摘要:目的:评估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了解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 SPBS 对南京某三甲医院287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Cronbach α系数0.87,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分,处于中等水平,体力状况、病程、经济状况、主要照护者与 SPBS 相关。结论:癌症患者具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感受负担,体力状况差、经济状况差者尤为显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治疗稽留流产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用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阴道扩张效果及流产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刮宫术对稽留流产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该院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共80例作为患者组,另选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组(P <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郭瑞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选择性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龄高危或年龄比较小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来该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治疗的8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5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为10~30 min,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为2~5 d。术后随访,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剩余尿(RU)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 <0.05)。此外,有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有一例患者出现水中毒及死亡的情况。结论: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VP)相比,对 BPH 不足35 g 的患者展开 TUIP 治疗,可获得相似的效果,并且手术操作简便,患者发生膀胱颈挛缩、逆行射精等的概率较低,对高龄高危或年龄比较小的小体积 BPH 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何涌;李兵;乐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宣教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评分与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产妇展开剖宫产前,展开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在儿童疼痛护理中应用

    目的:探讨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在儿童疼痛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将于该院儿科住院的86例疼痛患儿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转移注意力联合笑脸评估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调查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1.97±0.54)分、舒适度评分(88.27±9.17)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1.37±0.39)分、(74.67±8.23)分显著较高(P <0.05),住院时间(8.53±2.48)d 较对照组显著较低[(12.47±3.52)d,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3.02%较对照组72.09%显著较高(P <0.05)。结论:对疼痛患儿,采取注意力转移联合笑脸评估的疼痛护理措施可缓解患儿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舒适度,改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侯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影响因子探讨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影响因子,为屈光不正等眼部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样法,对辖区内5所幼儿园内843例3~6岁的儿童进行屈光度检查、问卷调查,完成调查840例。结果:屈光异常发生率32.86%;电子显示设备时间、户外活动、家长强调健康用眼、睡眠时间≥8 h成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需做好家属的宣传教育,使家属做好监督,做好生活管理,鼓励户外活动,限制使用电子显示设备。

    作者:杨丽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临床特征及治疗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饮食的营养过剩再加上生活压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不仅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更有甚者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就结合我科3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对策。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艾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艾灸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该院所收取的4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和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上加之艾灸治疗)两组,观察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9(95%),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为14(70%),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艾灸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使得身体得到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肖忠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两种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A 克氏钢针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5例。B 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5例。术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 组25例 B 组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B 组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个良2可1,优良率97%。A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优19良3可1优良率88%。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生物力学牢靠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早期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邢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62例,经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为剖宫产,实验组患者为经阴道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行经阴道分娩,不仅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发生产褥病的概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翟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共86例,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体征完全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患儿6个月、12个月 MDI 及 PDI 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不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镇痛不全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 SAS 以及SDS 评分以及干预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 及 SD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 <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压疮进行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压疮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该院治疗后长期卧床的患者90例做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 =45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n =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对压疮的预防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梅;李凤仙;张晓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围绕科室患者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跌倒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5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3.76%(P <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良好,进一步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大幅度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在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并应用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徐小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8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82%,对照组为1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白小冬;商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叶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观察组使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8周,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有效性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曦;熊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