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小玲

关键词: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行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和上报数、护理投诉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这一结果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未实行该制度期间时的各项统计结果加以比较,对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具体效果做出评价。结果:该项制度实行之后,我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与制度实行之前相比较,我院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差异均得到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综合护理模式的胃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的胃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在护理前后的 SAS 和 SDS 评分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依从性对比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开展护理沟通服务培训的做法体会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服务的培训方法。方法:对科室22名护士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护理环节的沟通服务进行阶段式培训包括沟通知识技巧理论培训,情景模拟培训,制订沟通内容,检查评价实例沟通效果、反馈交流沟通经验。结果:22名护士掌握沟通技巧,有效与病人沟通,病人满意率上升。结论:阶段式护患沟通服务培训是有效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作者:何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常见护理纠纷及应对措施

    目的: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多变,且多急危重患者。而现今护理人员普遍人手不足,硬件软件等不足,不能及时满足病人需要,加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护理纠纷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及应对护患纠纷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周美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型乙类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大型乙类设备在医院属于贵重医疗设备,因此其计划采购、使用到终报废,需要一个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完善的管理,使大型乙类设备以较少的费用和消耗,提高医疗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续运行性,保持其精度和性能,使之长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医院充分发挥医疗设备能力,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赵海宏;王矞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策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探究,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手术麻醉时选择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选择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压、体温进行对比,两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心率、镇痛效果以及肌松效果、治疗前后的 SBP、DBP 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选择舒芬太尼作为麻醉药物整体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小于芬太尼药物,因此可以将舒芬太尼作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的首选药物。

    作者:彭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式选择对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胃反流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术式选择对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胃反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7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改良 B -Ⅱ术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 B -Ⅱ术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肠胃反流发生率、肠胃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良 B -Ⅱ术式治疗可降低肠胃反流发生率,减少肠胃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7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微创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其创伤程度、住院费用则较观察组高,GCS 评分低于观察组评分(P <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0.58%,高于观察组的(5.80%,P <0.05)。结论: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脑科外科手术推广价值。

    作者:宋会周;郝特罗;李宗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1月至2015年02月期间报告过中成药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出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1)≤10岁及≥51岁年龄段的患者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例数多,分别占总例数的30%和39%;(2)中成药不良反应对身体部位的损伤,处于前三位的是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结论:中成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复杂,主要因素有特殊人群未辩证医治、中成药生产工艺和剂型不完善、临床应用不规范等,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以中医理论为重要指导,遵循患者个体年龄体质上的差异,加强药物配制工艺,规范中成药的使用等来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林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82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各41例,比较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在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极大的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加快病人受损神经的康复,同时还能有效的降低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左瑞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及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及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2例老年拔牙患者,按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结果:拔牙1 d、2 d后,两组咀嚼痛、咬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拔牙医师应给予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征更多的重视,以促使手术的顺利实施。而老年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拔牙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痰菌及痰培养阴转、血沉恢复正常、胸片吸收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月经不调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便秘情况、心理情绪、饮食行为、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史和寒冷刺激为出发点,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结果:96例月经不调患者中,出现便秘、情绪异常、过度节食、滥用药物、有吸烟饮酒史、有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便秘、情绪正常、饮食正常、规范用药、无吸烟饮酒史、无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差异显著(P <0.05)。与此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在正确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邓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如今,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手机新媒体作为一种主要的通信工具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逐渐被用于疾控机构健康宣教工作中。这突破了以往健康传播模式的时空局限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健康传播的效率,也可以较好地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鉴于此,本文将对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疾控机构更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黄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 患者心理状态及人性化干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ICU 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人性化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 ICU 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画着呢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康复出院,有63例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有9例患者死亡,有5例患者继续住院治疗。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制定出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董美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肥胖症的医学营养治疗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饮食结构和体力劳动减少,使得肥胖症的患病率高居不下。据 WHO 调查中欧、北美的肥胖症年增长率在5%以上,而我国的肥胖症发病率已经有个别城市超出20%,可见我国肥胖症的发病已经相当严重,必须采取控制措施给予限制。本次针对肥胖症相关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对于营养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为相关医学交流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任栩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产妇是否并发 TPO -Ab 阳性将60例妊娠合并SCH 产妇划分为阳性组38例,和阴性组22例,按照产妇是否接受 L -T4临床治疗将阳性组产妇划分为阳性 A 组20例和阳性 B 组18例,另择取60例同期健康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4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状况。结果:阳性 A 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阳性 B 组(P <0.05)。阴性组产妇与参照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CH 并发 TPO -Ab 阳性能够显著提升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可能性,应用 L -T4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适宜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瑞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奥曲肽治疗10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00例,将患者以数字形式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B 组患者住院后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A 组患者在 B 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5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0%。比较两组患者,A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 B 组患者。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可以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康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试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生化教学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推动教学革新一直是高职护理生化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生物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几点积极策略,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李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