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研究

刘雨;唐翠红;欧阳芬;潘水霞;高姗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护理满意率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接受护理的情况,评定其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把48例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强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入院时间短、精神状态好、掌握了相关的病情知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保守治疗的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采用加强护理的方法可有效的减轻和缓解其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接受护理的情况,评定其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把48例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强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入院时间短、精神状态好、掌握了相关的病情知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保守治疗的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采用加强护理的方法可有效的减轻和缓解其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雨;唐翠红;欧阳芬;潘水霞;高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于医院儿科系统病房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表现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儿科系统病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实施护理资源整合。通过对比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以突出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于医院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终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可以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将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终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情况,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痰菌及痰培养阴转、血沉恢复正常、胸片吸收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诊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6例进行检查分析(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人员5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两组人员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对于管腔狭窄程度的检查也明显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确定硬化位置,判断血管的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临床检测价值高。

    作者:赵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一起学校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

    2016年1月7日13时黄坛镇卫生院接到某小学校长电话报告,称该校四(1)班有多例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黄坛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即到现场调查处置,县疾控中心也到现场指导防控工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甲型 HlNl 流感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黎华;葛艳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卫生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发展突出了医院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作用,其医疗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全民的医疗保障,实现医疗领域发展的全面推进。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体系之所以能良性发展其根本就在于面向体系内部先进的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它提升了体系内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水平,也解决了传统医院中医患关系这一难题。本文就简要阐述了在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医院人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78)和对照组(n =7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更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72%,高于对照组的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对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家用美罗华治疗,并给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美罗华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主要出现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腹泻等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结论:美罗华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临床效果较为显著,配合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治治疗中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玲;刘奇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以护理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率、血压指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治疗方法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附着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要显著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牙周症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合作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模式,它是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框架模式,以小组活动为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实现优秀学生帮扶差生。本文从合作性学习的优点出发,探讨了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组织和开展合作性教学。合作性学习使护理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步的教学理念,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方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爱钦;何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阴道毛滴虫生理盐水涂片法与涂片染色法检出率

    目的:比较阴道毛滴虫生理盐水涂片法和涂片染色法的检出率。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200例门诊滴虫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采取生理盐水涂片法和涂片染色法对所有的滴虫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经过检测后,将所有患者经过生理盐水涂片法和涂片染色法检查的滴虫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发现滴虫感染后在用涂片染色法复查,染色法滴虫检出率仅为生理盐水涂片法的27.00%,生理盐水涂片法的滴虫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阴道毛滴虫的检测中,采取生理盐水涂片法检验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与采用涂片染色法进行对比,其滴虫检出率明显更高,因此在临床实际检查中,生理盐水涂片法更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段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 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的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具体的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具体的分为轻度患者和中重度患者,另外选取健康的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人员的 MCP -4、MDC 和 IL -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线性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成正相关。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与 IL -4水平与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显著。与此同时 MDC 水平,中重度患者的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是具体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CP -4、MDC 和 IL -4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其与发病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能够有效的显示患者的病情状况,观察组患者 MCP -4、MDC 和 IL -4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中重度患者 MCP -4和 IL -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21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18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还增加了机械通气,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死亡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以发现,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案不但可以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采用急诊抢救策略治疗患者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不但可以明显平稳患者的体征还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丽娟;马茜;段淑芬;吴树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在该院工作时间超过1年的60名护士选为研究对象,该院于2015年1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护士满意度为73.3%,明显低于实施后(96.7%,P <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效果优良,护士满意度较高,相应提升工作积极性,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翟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该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一年间所接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C)、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FPC、2hPG、HbAlc 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针灸门诊接诊的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自2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以针灸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观察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 <0.05)。结论:针灸疗法应用在过敏性鼻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该院诊断为宫颈癌的患者共80例作为患者组,另选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组(P <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郭瑞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贝复剂联合安舒妥透明贴治疗 II 度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贝复剂联合安舒妥透明贴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6例Ⅱ度压疮按科室划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用贝复剂联合安舒妥透明贴治疗,对照组用百多邦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7.440,P=0.001)。结论:应用贝复剂联合安舒妥透明贴治疗压疮 II 度压疮效果优于百多邦加红外照射。

    作者:罗璟;王菊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