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对比分析

崔国旺

关键词:内溶栓, 急诊溶栓, 急性心梗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温胆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温胆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温胆汤中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疾病来说,温胆汤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治疗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

    作者:白银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检查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电图 ST 段压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作者: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初产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初产产妇以自由体位分娩和传统体位分娩进行比较,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424例初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以全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的实验组212例和以全程采取传统截石位的对照组212例,评价其临床价值和产妇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娩总产程平均7°31′,对照组分娩总产程平均9°45′。实验组212例产妇中,出现外阴裂伤者113例,占53.30%,其中,1度裂伤者108例,占50.94%,2度裂伤者5例,占2.35%,3度裂伤或侧切者0例,对照组212例产妇中,出现外阴裂伤者141例,占66.50%,其中,1度裂伤者121例,占57.07%,2度裂伤者15例,占7.07%,3度裂伤或侧切者5例,占2.35%.由两组产妇自主进行满意度打分,实验组产妇感到满意的为96.69%,对照组产妇感到满意的为91.98%。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产妇以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显著的缩短分娩总产程,并减少会阴撕裂的发生率,提高产妇主观感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肿瘤科护士对辐射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提高肿瘤科护理人员对辐射危害的知晓率并且落实相应的防护对策,减少辐射对护理人员的危害率。方法:对该院51名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培训。结果:护理人员在培训后对核医学的危害、放射性粒子的危害、放射卫生相关法规标准三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100%、96.1%、94.1%),显著高于培训前(分别为49.0%、37.3%、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人员在培训后对电磁辐射时使用铅屏风或者穿戴防护服装、核医学治疗区工作时使用铅屏风或者穿戴防护服装、接触放射性粒子时使用铅屏风或者穿戴防护服装三方面防护措施的实施率(98.0%、100%、94.1%),显著高于培训前(分别为78.43%、60.8%、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合理的防护对策并落实,可以有效的降低辐射给护理人员带来的危害。

    作者:王雪;李云力;张进;丁凯凯;王丽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开展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询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与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钩端螺旋体贵州省流行情况及其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被认为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钩体病以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集中在农忙收割季节,对疫区的人民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由于钩端螺旋体侵犯人的多种脏器,所以临床表现复杂,常不利于诊断。全国自从50年代开始使用钩体死菌苗,加强了传染源管理和控制,以及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改善,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从全国看来贵州省也是受钩体病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大部分地区的温带气候环境很适合钩体菌的生长、繁殖,且我省山地环境洪涝灾害频发,特别是黔东南州几个疫源地存在着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该病危害严重,我省曾经是重灾区之一。

    作者:刘英(综述);李世军(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惠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月经不调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便秘情况、心理情绪、饮食行为、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史和寒冷刺激为出发点,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结果:96例月经不调患者中,出现便秘、情绪异常、过度节食、滥用药物、有吸烟饮酒史、有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便秘、情绪正常、饮食正常、规范用药、无吸烟饮酒史、无寒冷刺激的患者比例,差异显著(P <0.05)。与此同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在正确分析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邓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2015年黔江区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黔江区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规律,评价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等分析方法对黔江区2015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黔江区总的粗死亡率为757.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9.87/10万,其中男性死亡2032例,死亡率为878.85/10万;女性死亡1362例,死亡率为628.26/10万。各年龄组死亡率中男性相较于女性均表现更高,死亡主因居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外伤以及消化系统疾病,这五类死因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22%。该地区居民寿命期望值平均74.57岁,男性为74.21岁,女性这一数值则为77.25岁,就期望寿命而言,男性也低于女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疾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作者:周敏;郭峰;崔一敏;吴彩霞;秦宪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究卫生人事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发展突出了医院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作用,其医疗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全民的医疗保障,实现医疗领域发展的全面推进。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体系之所以能良性发展其根本就在于面向体系内部先进的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它提升了体系内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水平,也解决了传统医院中医患关系这一难题。本文就简要阐述了在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医院人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结果:两组优良率为60.9%、36.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为率为34.1%、1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是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自愿要求引产且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产妇80例,前瞻性地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0例,分别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窿部位与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对比两组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 组的引产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 B 组的(65.00%,P <0.05);A 组的顺产率为95.00%,明显高于 B 组的(70.00%,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较缩宫素能够缩短引产时间及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杜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92%,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分别为:7.69%、30.77%,组间比较(P <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可减少心律失常情,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江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收治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共计80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对腮腺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围术期内的管理、采取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均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效果的增强。结论:对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内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预后效果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咏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比地塞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院进行治疗的32例支气管哮喘,对比观察两组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时间。结果: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地塞米松好。与国内外报道和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宝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评估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了解癌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 SPBS 对南京某三甲医院287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Cronbach α系数0.87,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分,处于中等水平,体力状况、病程、经济状况、主要照护者与 SPBS 相关。结论:癌症患者具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感受负担,体力状况差、经济状况差者尤为显著。

    作者:陈洁;陶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47例阑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SAS、SDS 评分也较观察组高(P <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46%,低于观察组的(95.95%,P <0.05)。结论:阑尾手术患者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增强其术后恢复效率,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卢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神经性耳鸣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该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用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丹参粉针和银杏叶片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2.59%(50/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9.63%(43/54),组间差异比较 P <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使用奥美拉唑治疗38例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希望对我院及同行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38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38例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40 mg +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静滴30 min,1次/12 h。结果: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8 w 后获得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数为35例(92.1%)。Hp转阴率为33例(86.84%),不良反应发生4例(10.5%)。结论: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溃疡治疗上具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脾胃病学术思想史与三因制宜的联系

    三因制宜又被称之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辦证论治的一种体现。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中医学中脾胃病学术思想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作者:张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