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蒋爱荣

关键词: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收治疗的104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当中采取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平研究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采用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神经性耳鸣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该院收治的10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用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丹参粉针和银杏叶片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2.59%(50/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9.63%(43/54),组间差异比较 P <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意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意识的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该县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30名,分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的了解程度,随后将所有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风险沟通意识,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其疫苗安全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疫苗安全使用率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0.05)。结论:预防接种工作上应重视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风险沟通意识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传播知识的能力及技巧,从而有效提高疫苗安全使用率。

    作者:黄战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光量子自体血回输加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中药组,中药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

    作者:刘玉娟;张树泉;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对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该院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开展名为“手护圈”的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开展“手护圈”3个月后,我院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由(77.41±5.28)分,提升至(89.36±5.68)分;手卫生依从性由30.43%,提升至69.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品管圈有助于增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莆田学院大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莆田学院在校大学生近视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莆田学院10个专业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近视率为79.0%。单因素结果显示,近视与性别、不做眼保健操、不良阅读姿势、长时间连续用眼、床上看书看手机及睡前使用手机时间等因素有关(P <0.05)。结论:大学生近视情况不容乐观,近视程度的高低与其了解用眼卫生相关知识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大学阶段,能够做到卫生用眼的同学,其视力情况相对较好。

    作者:尹慧敏;张园园;曾月梅;陈佳玲;杨丽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试验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血压有效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 <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规范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李雅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核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结核病是一种致命的慢性传染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夺走过亿万人生命的杀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结核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肺结核的成因和我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对防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探讨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仅供参考。

    作者:李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调查骨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现状,为进一步规范骨科护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过程数据的记录,对两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容易发病原因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6.00%,而对照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23.65%,并且对照组的患者下肢深静血栓形成的容易发病的原因远远大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了容易发病的因素,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光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压氧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附76例报告

    目的:神经麻痹也被称为面瘫,发病原因较为多样,主要是因为寒冷刺激、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情况下,顽固性神经麻痹的病程比较久,甚至长达半年,且治疗效果不佳。为加强对神经麻痹临床治疗的分析,笔者采取高压氧与高压氧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神经麻痹76例取得不同的疗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顺勇;王培玺;钟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讨论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对照组患者为(1.51±0.23)mm,观察组患者为(1.07±0.2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以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的减少,逐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将阿托伐他汀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女性绝经后取环术采取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女性绝经后取环术后采用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98例绝经后经宫颈取环的女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48例仅采用常规取环术,观察组50例则采用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对比不同取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取环成功率、宫颈扩张良好率优于对照组,取环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女性绝经后取环操作中采用宫术宁胶棒辅助取环,可有效减轻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提高取环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05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依次为(89.31±4.61)分、(84.34±6.14)分、(88.26±5.16)分、(86.34±5.31)分,上述四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P <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同时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更低(P <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 =42)和实验组(n =42),参照组采用磷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予以比较,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予以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作者:吴远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围绕科室患者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跌倒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5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3.76%(P <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良好,进一步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大幅度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克拉霉素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颗粒+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塞等相关临床表现,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婴儿溢乳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干预对减少婴儿溢乳的效果。方法:将260例婴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竖抱、侧卧、斜睡、抚触、补D”综合治疗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干预组溢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月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竖抱、侧卧、斜睡、抚触、补 D”综合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婴儿溢乳的发生,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利于婴儿健康。

    作者:吴娟娟;王效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以及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产妇中选取98例,通过计算机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9例产妇采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探究98例产妇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以及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薛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BARD 评分评估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 RDW值的4分位数将65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分析患者脂肪肝中 RDW 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BARD 得分为0、1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肝纤维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BARD 得分为2、3、4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的升高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相关,RDW 值的升高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为肝硬化的预测因素。

    作者:张荣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